当前位置:必看小说网>历史军事>大唐御医> 第四十一章 “买椟还珠”
阅读设置(推荐配合 快捷键[F11] 进入全屏沉浸式阅读)

设置X

第四十一章 “买椟还珠”(2 / 3)

萧禹一窒,闷闷道:“老夫没有。”

卫螭在心中偷偷比了个V字,面上微笑如故,不动声色,庆祝自己的小小胜利。默念两遍“不以物喜,不以己悲”,转向一脸沉思的李二陛下和众臣,等着他们的说法。

房玄龄道:“陛下,臣以为,这个方法不错,就像子悦说的一般,这是一个良性循环,可以采纳。”

魏征也道:“臣附议。”

孔颖达道:“陛下,做学问的,如能有一个不为衣食所忧,一切条件完善,能专心一志的环境,学问、技艺的增进,只是时间问题,臣以为可行。子悦,你这个方法,如果国子监也能实行就好了,到时候,国子监有了足够的资金,监生们学习的时候,必然更能心无旁骛。”

卫螭翻了个白眼,道:“萧大人,你反对,那您负责把经费筹集够,只要经费够,这个方案,我立马拿回去,就当没写过!”

萧禹一甩衣袖,冷声道:“你……!市侩铜臭,培养出来地医生,还有何德行可言?”

卫螭就纳闷了,咋这就和德行扯上关系了?!

卫螭道:“萧大人,学生的衣食住行由朝廷给的补助解决了,教学用具中,笔墨纸砚这些,朝廷可以提供,但药材、医疗器具怎么办?也是朝廷提供么?请问唐尚书,每年户部能给医学院划拨多少钱?”

唐俭默算一阵,道:“如今天下初定,百废待兴,国库虽有盈余,但只能拨划给医学院的不多,算下来堪能应付补助,器械、药材的钱……如能靠医学院自己解决,我以为,也是一番好事。”

先是雕版需要耗费的时间长,薄一些的书还好,像长一些的史书类。如果要印刷,那就是旷日持久地战斗了。卫螭有时候琢磨,古代用文言文,是不是也是为了印刷方便,在想尽办法精简字数的结果呢?!历史之谜,不得而知了。

“卫螭!”

“臣在。”

“朕要到你家的印刷作坊看看。”

“是,陛下能光临,是臣阖府上下的荣幸

嘿,这孔老头,还真有气魄,国子监那种地方居然都敢采纳卫螭的建议,还真是……让人不佩服都不行了,对比萧禹,再看看人家孔老爷子,这人和人的境界,咋差这么远呢!

卫螭想了想道:“国子监的情况,与我们医学院不同,如果采用这个模式,需要调整。另外,也不知国子监的教授、博士、监生们是否愿意,不好说。不如,还是等我们医学院试行可行之后,有事实摆出来之后再说吧。”

孔颖达颔首,道:“子悦言之有理。”

众人一番商讨之后,除了萧禹老头一直坚决表示反对之外,李二陛下几人都同意卫螭的意见,现在医学院搞个试点,如果可行,且不会对医学院的师生造成什么不好的影响之后,再正式确立。

卫螭对这个结果很满意,立即满口答应下来。

唐俭被谢的现代会计、经济知识冲击过一次,脑袋比较灵活,不像萧禹脑袋还处在石器时代,那个硬啊,要叫他转弯……还有***征途千万里呢。

“唐卿家这是赞同子悦的提议?”李二陛下沉吟着。唐俭道:“回陛下,臣赞同。照子悦的计划,待医学院慢慢发展起来之后,说不定,今后不止不用户部拨银,还能给户部增银。”

卫螭目瞪口呆地看着唐俭,有种想划开他脑袋看看地冲动,丫的也太阴险了,这还没开张呢,就算计着以后给国库增收!真是……教会徒弟饿死师傅,早知道就不让谢给他们上所谓的经济学课程了,郁闷。

唐俭这话,让众人都是一阵沉思,萧禹老头子还是一如既往地表示反对,道:“学术之地,岂能与铜臭钱财扯上关系!”

卫螭道:“萧大人,这是一个循环的过程好吧?学生研究出好的成果,提高了技艺、学问不说,还能给学校、给他们自己创收,有了资金,再投入进去,改善师生的生活、学习条件,继续做更好、更多的研究,这是一种良性循环,与商人一味道逐利不同,这是为了更好的学习环境、更好的师资力量、更好的技艺、学问,不追逐利益,是为了医学的发展,为了给国家减轻负担的好措施。国家培养医生,是给天下万民创造福,是陛下的睿智决策,咱们怎么能给陛下、给国家制造负担呢?只要不与利益扯上关系,又怎会影响到师生的德行呢?难道说,萧大人还有更好的方法解决资金缺口问题?”

李二陛下刚说完。孔颖达、房玄龄、长孙无忌等都表示。要跟着李二陛下一起去看看。卫螭忙不迭的答应。

说完,几人还在研究卫螭那张印刷的疏奏,卫螭那个汗,纠结了半天,弱弱的提醒一句:“陛下,几位大人,我的计划书。陛下有何旨意,各位有何建议,是不是……”

众人露出这才恍然“啊”了一声,按下心头对活字印刷术地好奇,尽力专心看起卫螭地疏奏来。看完,众人表情古怪。

卫螭地提议很简单,把卫府的那间医馆合并到医学院去,成为医学院的附属医院。一来可以给学生提供实践和积累经验的诊所。二来还可以为医学院创收。药学系的师生,还可以搞下研究,向研究成药的方向发展。研究出成品后,可以卖给成药厂。总之,尽最大力量自己解决不够的经费问题。

才刚看完,萧禹就道:“陛下,臣反对!”

上一页 目录 +书签 下一页

必看小说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