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必看小说网>其他小说>跌荡一百年·中国企业1870-1977(下)> 第二十三章 1953年:“156工程”
阅读设置(推荐配合 快捷键[F11] 进入全屏沉浸式阅读)

设置X

第二十三章 1953年:“156工程”(1 / 9)

1949年的中国,基本上是一个农业和手工业国家。国民收入中的68.4%来自农业,工业仅为12.6%。在工业领域内部,手工业又占了工业产值的70%,机器制造业多为修配型企业,重工业门类大部分空白,不但体系未成,而且装备和技术水平低下。据上海机器同业工会的计算,在708家机器制造厂中,有制造兼修配能力的工厂只占四分之一,其余的都只能搞一些修配业务。

在1949年,除了少数大城市之外,多数中小城市和广大农村基本无电力供应。受战争影响,全国交通运输通信等基础设施破坏殆尽,主干铁路无一条能够全线通车,勉强能通车的铁路只剩1.1万公里,而且大部分是在东北地区,重要的“大动脉”京汉铁路已经有12年没有通车了,一条从成都到重庆的成渝铁路从晚清修起,连干了半个世纪竟都没有完工。长途电信的线路支离破碎,互相不能衔接,以京津为中心的华北有线电网全面瘫痪。

人才培育的事业也十分落后。学龄儿童入学率为20%,全国人口中的80%是文盲。二十年间的高等学校毕业生加在一起只有18万人,只培养出了200多个硕士,博士数为零。从事科学研究的机构不到四十个,研究和技术人员不过5万人,其中专门从事科研的仅600余人,现代科技几乎为一片空白。

这真是一个一穷二白的国家。基础薄弱,民智未开,国库里的黄金被蒋介石劫往台湾,再加上国际势力的封锁挑衅,这可谓内外交困,矛盾重重,开国之难,好比另一次长征。

正是在这样的局面下,苏联的对华援助显得如此之重要和宝贵,在某种意义上,这是共和国经济新建的唯一机会。

center">我们的门前修了暗沟,院后要填平老明沟,一福。

center">前前后后都修上大马路,二福。

center">将来,这里成了手工业区,大家有活作,有饭吃,四福。

center">赶明儿个金鱼池改为公园,作完了活儿有个散逛散逛的地方,五福!

center"> ——老舍话剧《龙须沟》1953年

从1951年起,陈云等人开始编制第一个五年计划。这也是向苏联老大哥学来的经验——它从1923年开始设计“五年计划”,一直到1990年国家瓦解为止,以五年为一个周期,对全国的经济建设进行统筹计划,这一做法已经延续至今。(英国历史学家艾瑞克·霍布斯鲍姆在中,对苏式“五年计划”模式有很精辟的评论,他认为,这是一种典型的中央号令支配式经济,它以重重“计划”推动建设,将高度集中化的效应发挥到了极致,同时,这种“计

1953年3月5日,苏联领导人斯大林去世。也就在这一个月,北京与莫斯科就中国的第一个五年计划达成共识,苏方同意帮助援助156个大型工业项目,这就是中国企业史上影响深远、长期被神秘气息笼罩着的“156工程”。

自1949年之后,西方世界就对中国抱持了敌视的姿态,毛泽东则采取“一边倒”的外交策略。早在1949年7月,刘少奇就赶赴莫斯科会见斯大林,商谈新中国的经济建设问题,8月,苏联派出以科瓦廖夫为团长的200人专家团。12月,开国大典的两个月后,毛泽东平生第一次踏出国门,亲赴莫斯科谈判,苏联答应贷款3亿美元。1950年2月,中苏签订《中苏友好同盟条约》和一系列资产移交协定,将苏联在东北的所有财产无偿移交给中方,其中包括旅顺军港、大连、长春铁路公司以及302处不动产。从1949年末到1952年2月,苏联援助中国建设项目42个,投资折合40亿元(按1953年的新版人民币计算,下同)。

在这里,我们有必要回顾一下,1949年建国前后的中国企业状况。

国民政府留下来的是一个满目疮荑的烂摊子。在蒋介石政权统治的二十多年里,工业经济的高峰时刻是抗战爆发前的1936年,当时中国的生铁产量占世界第十二位,钢占第十八位,原煤占第七位,棉布占第四位,这四个产品与美国相比,分别是后者的三十九分之一、一百一十七分之一、十一分之一和二分之一。经过八年抗日和三年内战,到战火熄灭的1949年,国民经济已遭到毁灭性的打击,真正是江河日下,全国的重工业产值约比1936年降低70%,轻工业产值降低30%,粮食产量约降低24.5%,经济作物产量约降低一半。

其中,最据指标意义的钢铁产业,生产能力降低了90%,全国只有7座平炉,22座小电炉,发电设备总数仅剩下114.6万千瓦。生铁产量下降到了25.2万吨,竟不及英国1835年产量的四分之一,生产出来的生铁只有一半能炼成钢,而轧钢能力又仅及炼钢的一半。另以石油工业为例,诞生于抗战时期的中国第一个油田陕西省玉门油矿到1949年时的原油产量仅区区9万吨,却占了全国产量的四分之三。钢不会炼,油无处采,重化工业自然虚弱不堪。

上一章 目录 +书签 下一页

必看小说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