阅读设置(推荐配合 快捷键[F11] 进入全屏沉浸式阅读)

设置X

第十七章 夕阳下的工商图景(2 / 5)

这些宗族村落往往远离中心城市,从而避免了战乱和官府的侵扰。各大族都按一家一族来建立村落,形成一村一族的制度,村

代城市的规模不是扩大了,而是在缩小。西汉时候,全国包括县、邑、道、国四类的县级单位共1587个,其后两千年间,到清代中后期,府、州、县级单位也只有1700个,几乎没有增加,其中超过万人的县城仅289个。

大量的手工业生产和商品交易发生在那些更靠近乡村的市镇,全国各地出现了一些专业化的大型市镇,比如制瓷的江西景德镇、冶铁的广东佛山镇、织布的江苏盛泽镇、纺纱的浙江南浔镇等等,各类市镇估计总数有3万个之多,有些市镇的规模超过了府城,出现了“镇大于市”的现象,如浙江湖州府就有民谚曰,“湖州整个城,不及南浔半个镇”。在这些繁荣的市镇里,鲍志道四处可以遇到徽南老乡,从清初开始,就有“无徽不成镇”的说法,他们控制了长江流域的米业、木材业、制墨业,还与浙江、山陕商人在布庄、钱庄、盐业上展开竞争。很多年后,鲍志道的一位徽州老乡、大思想家胡适还曾很自豪地写道:“一个地方如果没有徽州人,那这个地方就只是个村落、徽州人住进来了,他们就开始成立店铺,然后逐渐扩张,就把个村落变成个小市镇了。”

20岁时,鲍志道来到了扬州。他应聘到一个吴姓盐商家做学徒,考试当日,吴盐商请大家吃了一碗馄饨,第二天,他突然向众考生出题:昨日吃了几只馄饨,有几种馅,每种馅各几只,众人都答不出,惟有鲍志道给出了答案,其人心细如丝,让吴盐商大为赏识。在当了几年学徒后,鲍志道自立门户,终于在老乡云集的盐业打出一片天地,成了一位总商,任期长达二十年。据载,他曾经发明过一种类似“保险金”的“津贴制度”,当时淮盐水运各地,常常发生盐船沉没事件,鲍志道倡议设立一项基金,“以众帮一”,对遭到沉船损失的盐商进行补贴,此议一出,就得到了众商的响应,鲍氏名声传播两淮。

鲍志道的钱赚得越来越多,可是他的安全感却越来越少。千百年来,尽管每代都有很多象他这样的成功商人,然而他们却始终没有培育出一种“商人精神”,而造成这一景象的最根本的原因是,从知识精英到他们自己,都不认同商人是一个独立的阶层,他们从来没有形成自己的阶层意识,这是最具悲剧性的一点,如费正清所言,“中国商人最大的成功是,他们的子孙不再是商人。”

鲍志道所生活的扬州,是全国最奢靡的城市。商人们把大量资金从生产领域中撤出,用于日常消费。晚明以及清代中期之后的奢豪之风远胜过前朝,有人甚至称之为“纵欢的时代”。《扬州画舫录》记录过两个故事:有人为了炫耀富有,竟花3000两银子把苏州城内所有商店里的不倒翁统统买走,“流于水中,波为之塞”。还有人以万金尽买金箔,载至金山宝塔上,向风扬之,顷刻而散,沿江水面草树,四处漂漾。在某种意义上,中国的商人阶层从来有一种自我毁灭的倾向。

鲍志道发达之后,将主要精力投注于几件大事,一是构筑错综复杂的官商网络,二是培育同族子弟攻考科举,三是重建宗族世家。

在当总商的二十年间,鲍志道热心于政府的各项工程,无论军需、赈济还是河工,均踊跃捐助,他总计向朝廷捐银2000万两之巨,超过了江春的记录,朝廷“投桃报李”,也给了他一顶接一顶的红顶戴,从“文林郎内阁中书”、“中宪大夫内阁侍读”到“朝仪大夫掌山西道监察御史”等等。

“以商致富,以宦贵之”,这是鲍志道深信不疑问的保全之道。早在明代,学者王士性就曾总结说:“缙绅家非奕叶科第,富贵难于长守。”也就是说,当一个商人获得财富的原始积累之后,必投入大量资金于其子弟,促使他们走向科举,成为体制内的权势者,唯有如此才能“保卫”既得的荣华富贵。鲍志道生有两子,长子鲍漱芳跟从他经营盐业,次子鲍勋茂则刻苦读书,考中举人,后来当上了正三品的通政使,鲍家从此横跨政商两道,无人可撼。他还出资重修了扬州的徽商会馆和歙县当地最大的书院――紫阳书院,大力培育同宗子弟攻读科举。

鲍志道的做法是徽商最为骄傲的传统。他们以“程朱阙里”自诩,明清两代,徽州共出了28个状元,占全国状元总数的二十四分之一。其中,鲍志道的家乡、徽商最集中的歙县在清代共出现了5个状元、4个大学士、7个尚书、21个侍郎、15个内阁学士和296位进士。“贾而好儒”为官商经济提供了绝好的营生土壤,时人对徽商的评价正是:“官员与商人互相依附,各取所需,无论是京城或过往的名士都成了结交的对象,甚至与朝堂重臣结为联姻,鼓励自家的子弟考取科举,只要能够达到这些目标,不惜采取贿赂的方式。”除了结交官府、培育子弟之外,鲍志道还有一项重大的使命是光大宗族荣耀。尽管他的经商场所在扬州城,然而他的“精神家园”却在偏远的歙县棠樾村,他化了大量精力和金钱于棠樾鲍家的宗族建设。

中国从来有“一族聚居”的传统,尤以魏晋南北朝时达到高峰,到了明清,又有演进。明嘉靖年间,朝廷采纳礼部尚书夏言的建议,准许天下臣工建立自己的家庙,从而打破了“庶人不得立家庙”的古制,此后,民间建祠堂、置祠田、修宗谱、立族规迅速成为全社会的风尚。

上一页 目录 +书签 下一页

必看小说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