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必看小说网>其他小说>大败局Ⅰ> “中国人离信息高速公路有多远?”
阅读设置(推荐配合 快捷键[F11] 进入全屏沉浸式阅读)

设置X

“中国人离信息高速公路有多远?”(2 / 2)

时空”网上提供北京图书馆书目查询;亚特兰大奥运会期间,她为新闻单位开通亚特兰大到北京的新闻信息通道……

这是一个毋庸争辩的事实:在网络服务起步的初期,瀛海威启蒙了中国人的网络意识,在网络服务的市场培育上功不可没。出于历史缘故,瀛海威是在整个行业的资源、环境都不成熟的条件下做起来的。瀛海威向国人传播了几乎所有关于因特网的基本概念。一个公司员工回忆,当时他在瀛海威科教馆里,每天要不断地告诉来访者什么是网站,什么是ISP,什么是电信平台,告诉别人“Internet”和“英特纳雄耐尔”的区别……许多中国老百姓是伴随着瀛海威走进因特网世界的。

同时期唯一能与张树新和瀛海威相提并论的是王志东和1996年5月开通的四通利方。与张树新张扬的个性不同,技术员出身的王志东是著名的汉字输入法“中文之星”的发明人。跟很多技术人员出身的经营者一样,他在初期更愿意让自己保持一种低调的姿态。四通利方的办公地点选在中关村的一所小学校里,尽管它的中文论坛和聊天室在当时的网民中已颇有声望,而且也发表了诸如老榕的《大连金州不相信眼泪》等轰动一时的帖子,可是在传媒影响力方面它远远不如瀛海威。

清新的空气,辽阔的疆域,伸手可及的荣誉的彩虹,张树新仿佛闯进了一片亟待开垦的处女地。1996年9月,国家经贸委属下的中国兴发集团决定投资瀛海威,总股本扩充为8000万股,大股东兴发集团与北京信托投资公司占60%,中国通信建设总公司为600万股。张树新的天树公司与姜作贤的卧云公司的股价溢增,无形资产1360万元加其他股权,比例下调为26%,股值2120万元,张树新俨然成为身价上千万的新生代女富豪。与此同时,公司员工从最初的3个人发展到了100余人,全国大大小小的媒体每天都在连篇累牍地宣传瀛海威和它的“书写中国ISP传奇”的理想。1997年1月,瀛海威与当时正如日中天的微软结成战略合作伙伴关系。春节,瀛海威全国大网开通,公司上下群情振奋。3个月内,上海、广州等8个中心城市的分站开设,其线上用户收入达到110万元。公司在相关地方报纸上买了12个专版广告,宣布在未来3年内投资总额将达到5个亿,节点建设超过60个,所有的版面上都以一句充满激情的口号为题——“星星之火,可以燎原”。

在当时,意气风发的张树新绝对不会预想到,两年多后这样的话竟会出自她自己之口:“1994年底到1995年初,我们走入It行业,是一种不幸。”

上一页 目录 +书签 下一章

必看小说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