阅读设置(推荐配合 快捷键[F11] 进入全屏沉浸式阅读)

设置X

顾雏军致祸的三重矛盾(1 / 6)

不错,主流声音是“顾雏军是骗子”。五年来,这种声音像紧紧钩住顾雏军脚踵的牛皮绳索。即使在他最为扬眉吐气的2003年,他因为对科龙扭亏为盈,而被中央电视台评为“年度经济风云人物”,成为“对话”等强势栏目的座上宾时,以《财经》为首的媒介仍是顾雏军心中最大的梦魇:自从2001年那个冬天顾雏军以胜利者姿态轻松拿下科龙时,他们就从来没有放弃过对顾雏军资本并购神话的质疑和追问。曾经一度,顾雏军以为已经凭炙手可热的中报和年报数字“言之凿凿”摆平了那些好事的媒体,但是,当媒体学会了迂回和退让,而不再像猛张飞一样一味穷追猛打时,有了“心魔”的顾雏军想再过消停日子就几乎不可能了。

悬在顾雏军头顶的炸药包到底是什么?是专业、敬业、固执的财经媒体,还是那个自称“财经界谢霆锋”的郎咸平,抑或是越来越失去公信力但又常常“偶尔露峥嵘”的证监会?

在我看来,都还不是。

事实上,如果顾雏军真的想要经营好科龙,并通过科龙重返业界一流地位的事实洗清自己,那他已经做得不错。在顾主持下,无论冰箱、空调,科龙的标准就是业界标准,顾雏军的眼光就是其他企业主难以逾越的鸿沟。既然这样,还会有特别跟顾雏军过意不去的媒介吗?如果他真为这个社会贡献了税收、劳务机会和GDP份额而又不是瞒天过海、巧取豪夺的话,相信没有。

郎咸平也不只是批评顾雏军一个。在草莽般崛起的顾雏军之前,经营资历和声望比他大十倍的张瑞敏和李东生业已成为郎咸平的批评对象。然而,最不该顾雏军急的时候,他跳得比谁都高,并且嗓门比谁都大,甚至随口甩出几句黑帮式威胁语。

顾雏军的简单管理源于一个简单的人性假设:“人都有惰性和奴性,在没有办法自我战胜的情况下,鞭子是最有效的管理工具。”善用“鞭子”的顾雏军,为此常开色厉内荏的会,只要顾雏军一开讲,其他与会成员,不管是总裁还是副总裁,都只能臣服一个权力词汇:那叫“独裁”。

最大的悬念

一切看似尘埃落定。

2005年9月16日晚,顾雏军被捕之后的科龙“看守内阁”就地解散,以海信集团总经理于淑珉为首的数十名营销、财务高管开始接手科龙,当此一刻,“顾氏科龙”正式沦为历史掌故。

狱中的顾雏军尽管仍然是科龙电器26.43%股份的持有者,但是对于科龙重组这种既重要又紧急的大事,4年多来,顾雏军的意见或想法或许是第一次变得无关轻重。

而证监会也不该是顾雏军的死穴。因为当初顾雏军入主科龙时,证监会对他的能力是有所期许的。这中间,科龙被原大股东侵占资金等问题暴露时,证监会谴责了包括科龙创始人潘宁在内的几乎所有前任董事会成员,但对于顾雏军而言,那些只是历史问题。只要自己一天不被坐实有问题,所有的问题便没有问题。这是顾雏军的逻辑,其实也是在顾雏军之前驰骋资本江湖、又遽然事发落马的大佬们共同的逻辑。证监会不过何尝不知道江湖即浆糊的道理,但他也需要适时推出一根标杆,恶的标杆,以宣示自己存在的尊严和匡扶正义的智慧。有趣的是,顾雏军不仅看不起张瑞敏等人的老土,而且也看不起唐万新、张海等人的瞎闹,在他看来,如果说中国土地上还有那么一两个真正懂得与世界潮流接轨的企业家的话,那个人只能姓顾。

顾雏军看不起太多人。

一些政府中人。一些行业协会中人。一些媒介中人。一些学界中人。还有几乎所有同行。绝大多数部属。更早时候则包括他的师长、同学。

而顾雏军偏偏想要获得整个世界。

他像是一个被自负情结宠坏得太久的孩子,也是一个将报复欲望储蓄得特别强烈的孩子,从前他遭受过的所有不公、侮辱甚至只是一种未被足够尊重的受挫感觉,当他长身而起时,他心中那股行将沤烂的不平顿时划作冲天戾气,并偏执狂式的倾倒出来,四处张扬。对于一些玩资本的人来说,讳莫如深是自保的最好手段,但极端自负的顾雏军却反其道而行之,他通过高调调动舆论的力量,而把怀疑的对象传递给原本对他生

据说,顾雏军曾不止一次地对手下人感叹:科龙是所有公司里最有灵魂的、最闪光的、最耀眼的一个企业。有了科龙,他可以和伊莱克斯的老板平起平坐(伊莱克斯冰箱主要由科龙OEM)。没有科龙的格林柯尔系,是一个没有灵魂的系统;没有科龙的顾雏军,也只是一个三流企业家了。

现在,坐看“天王山”失守,顾雏军最操心的问题肯定不是关心自己到底是几流企业家了。时移势易,他也不一定有心思研读——春节前夕,他曾对媒介表示因为“猴年不利”,要买本来读。整整两个月的羁押,以及可确定的未来一段不自由时间内,有多少人给他探监送饭,才是考验顾雏军“本老板”魅力指数的最大悬念。

堕落方程式

但是,很难就此对顾雏军盖棺论定。

即使全国媒介都来关注他2005年7月31日被刑拘的消息,各类记者从四面八方扑向顺德容奇小镇,把阴霾中的科龙和科龙员工透视一遍遍,而对顾雏军依然难以简单置评。

上一章 目录 +书签 下一页

必看小说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