阅读设置(推荐配合 快捷键[F11] 进入全屏沉浸式阅读)

设置X

案例二 飞鹰的“缝隙”之旅(1 / 2)

取而代之

“我们一起同时起步的赛艇厂有3家,现在另外两家的产量只是我们的零头,在克劳斯刚来中国时,他们也曾请过,克劳斯也一视同仁,很乐意帮助他们。可在后来的接触中,克劳斯因为他们的短视和三心二意而放弃了努力。”熊樟友说,克劳斯最终选中了飞鹰!他在这里找到了共同目标——打造世界一流的赛艇。

“他是一位令人尊重的长者。” 熊樟友说,“他没有提出任何报酬要求,说扶持我们是他的责任。1995年正月初八从德国来杭州,一下飞机就直接到了我们作坊式的小厂。他毫不客气地指出了我们的很多生产上的错误,并要求我们从即刻起就要站到全球的高度,用新的理念和新的技术去打造世界顶级的赛艇。”

克劳斯·菲尔特,德国柏林人,赛

此次“意外”的成功让熊樟友欣喜不已,他把赛艇的商标注册为“无敌” 。

1989年,就在他建造新的赛艇制造厂时,由于建筑队偷工减料,那间两层厂房在即将完工之际塌了,而这间厂房是为北京亚运会预定60余条赛艇准备的。

“那时,我仿佛落进冰窖,心凉透了。”熊樟友说,“我硬着头皮给亚运会筹委会发了一封电报,说明自己的困难,请筹委会另想办法。筹委会很快回了电,措词明确坚决,‘困难理解,但所订的赛艇必须保质保量按时交货,一条也不能少。’”。

那时距亚运用艇交付一共只有20余天了,熊樟友明白,这次要是交不出这批赛艇,这碗饭他也就算是吃到底了。然而要拿出这批赛艇,又谈何容易,他的家底都在这次塌房事件中用光了。他牙一咬,卖掉自己的住房,又东挪西借才凑齐了生产资金。

终于在短短的20天里保质保量地拿出了61条赛艇。保证了亚运会的正常进行。”

飞鹰由一个被鲨鱼追赶的泳者变成了一条追逐泳者的鲨鱼。18年间,飞鹰公司在无畏的气魄和德国赛艇制造大师鼎力扶持中稳健成长,完成了从一个小作坊到世界最大赛艇专业制造公司的的蜕变。

当国内的一些企业把价格战打出国门,在海外市场掀起阵阵降价潮时, 浙江富阳这家毫不起眼的造艇公司,已经悄悄地把他们的产品“划进”了2004雅典奥运会 ,“划进”了全球14个发达国家和地区,他们的价格也在不断的上升,高端赛艇的价格甚至居全球之首。

在18年间,飞鹰公司在无畏气魄和德国赛艇制造大师鼎力扶持中稳健成长,完成了从一个小作坊到世界最大赛艇专业制造公司的的蜕变。

2004年,飞鹰公司生产销售了2500条赛艇,数量居世界第一。按今年接到的订单来算,2005年的产量将达到3000条,将占到全球市场(10000条)的30%。他们的“无敌”牌赛艇绝大部分销往国外,其生产总量的4%供应国内市场。

飞鹰的“缝隙”(Niche利基)之路走的似乎很顺利,顺利得让人羡慕。德国“活雷锋”克劳斯先生的青睐是偶然,飞鹰在赛艇这个极其狭窄的市场里孜孜不倦的钻研才是必然。

1990年,他走出国门了解国外的造艇技术。美、德等国的赛艇让他知道了自己的木质艇已经落伍了一大截。回来后,他毅然投资请航天部的专家研制开发中温固化碳纤维“蜂窝”赛艇。

1991年7月,“蜂窝”赛艇终于试制成功。这种无敌蜂窝艇虽在原来的基础上跨了一大步,可是与世界一流的造艇公司相比,差距还是巨大的。即使有些国外订单,外国人看中的只是低廉的价格,而不是质量,他们仅仅把无敌艇当作运动员的训练艇。后来几年,“无敌”艇的技术和产量一直徘徊不前。

缝是找到了,但怎样把针插得更深?

熊樟友造世界一流赛艇的愿望怎样才能实现呢?

接下来的故事就定格在1994年9月,世界赛艇锦标赛在美国举行,一位德国人——克劳斯意外发现了来自中国的无敌艇。就是这点“意外”带来了“无敌”艇质的飞跃。

见缝插针

熊樟友是个认准了目标就一往直前决不回头的血性汉子。1985年,已经38岁的熊樟友在这个不算小的年纪辞去公职,拼凑了20000元开始寻找人生的新起点。

富阳当时的造艇厂有十来家,利润相当可观,熊樟友就是奔着这点盯上了赛艇制造。“这条缝很小,全国所有的比赛和训练用艇年需求量不过200条,但我就是要在这条窄缝里求生。”熊樟友说。

他租下了家乡鹿山村一间闲置不用的大礼堂,把自己关起来和几个从上海“挖”来的师傅一起,研究外国赛艇的品质、材料甚至款式,想仿制一条出来。

1986年3月,他们的第一条“双人单桨无舵手”木质赛艇在“屡败屡战”的摸索中诞生了。同年4月,“全国优秀选手冠军赛”在西湖上进决赛,进入决赛阶段的共有六艘赛艇,其中五艘是进口的,另一艘就是熊樟友刚刚造出的那只“双人单桨无舵手”木质赛艇。前来观赛的熊樟友比参赛的运动员还要紧张,他默默地为自己的赛艇祈祷。谁也没有想到,夺得“全国优秀选手冠军赛”金牌的就是熊樟友的这艘初出茅庐的国产艇。

上一章 目录 +书签 下一页

必看小说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