阅读设置(推荐配合 快捷键[F11] 进入全屏沉浸式阅读)

设置X

第295章 唯一太阳(1 / 2)

水灾刚过去,今年又有雹灾,甚至造成后果比水灾更严重,大汉为何此多灾多难!

刘彻臣子:“仓中可有余粮?”

大农令上前道:“国余粟千六百万石。”

其他臣子讶然,有冒失的臣子直接出声:“怎么会有那么多!尤其是上年有水灾。就算要安陛下之心,也不该虚张声势到这等地步吧?”

《礼记》里说,国家的资储备,不够九年用就是不富足,不够六年用就会告急,不够三年用就不能称之为国家,大汉才脱离打匈奴这泥潭不足三年,国储不足,又遭了年灾,陛下免了不百姓租赋,并且下达四十税的政令,现在别说九年的资储备了,能有三年储粮,他们就可以笑出声了。

“你看到这次诸子百家编故事了吗?”

青霓将双脚探清溪里,轻轻踢溅起水花。目光顺着视野望向远处,小鱼游到她足边,鱼鳍轻轻搔动她足心,足背便绷紧,弯成了弓。青霓便控制不住笑出声,笑声粼粼融溪水中,与双足周围『荡』开的波纹同摆动。

“大汉里人精那么多,接下来又是文化盛世,我继续留下来,怎么玩得过他们。你看这次,我只是农家弟子说下实践出真知的道理,他们就能抓住机会,让自己得到好处,玩不过,真的玩不过,而且,我的长处又不在智商上。”

裙边像是波浪,散开在岸边。她笑着站了起来,赤着足在河边起舞。

身体每次旋转,裙摆便若鸟羽伸展,岸边铺了大片脚踏感应发光地砖,脚尖点在砖上,便有艳丽光晕亮起,活游走,与天神追逐,嬉戏。

白鸠不明所以:“衣衣?”

“统统,我感觉我差不多该走了诶!”

“嗯?怎么这么说?”

“白玉京开过了,那些知识基本传出去了,接下来就看汉人自己努力了,我继续留在人前,会很容易暴『露』我并不能长生不老,这样,马甲就岌岌可危了。”

当汉人发现精卫不是精卫,事态发展反而会变得严峻。

——暗示精卫导农家学子应该耐下心去实践,是更喜欢儒家文化。

墨家那边更直白点,直接:精卫这么说,是认可墨家理论——作为“士”,只有学识远远不够,亲身实践才是根本啊!

道家说:精卫所言,意为天地有规律,就像太阳东升西落,农夫春耕秋收那样。大雪落下会使人在天寒地冻中死亡,然而,大雪也会冻死地里害虫,第年便是丰年。鸟吃麦籽合乎规律,它吃麦籽时也会吃掉田间啃食作的害虫,这就是自然之理,不应由人意志去强硬改变。

有法家、家、兵家……

能掺合来的掺合来了。

实践是检验真理的唯标准。

青霓将这枚种子借由农家弟子传了出去,在大汉这片土地上生根发芽。

……就是传出去的方式有那么点点不对。

写故事来述说观点,属于诸子百家固有技能,区别在于,以前他们是编故事,这次则取材于现实——

长安有精卫祠,十灵验,香火不断。农人拜求:“春,应驱鸟否?”精卫乃曰:“汝,遇事则记,明日归,驱与不驱可知也”

现在居然有千六百万石?!

骗人的吧!

大农令道:“水灾因着提前改了部河道,加堵住多数汛急缺口,

阳光都好像要化在她身上,金芒熠熠,远望之,煌煌若神。

“我只需要安排完美退场,让他们对世上有神坚信不疑,哪怕往后几十年再见不到神迹就足以。几十年内,坚信白玉京中书是真实,是后世之书,对大汉有用,大汉的发展绝对会匪夷所思。装神弄鬼,并能够让人信服,这才是我的优势。”

精卫发出神谕。

四月,大汉将会有冰雹降下,关东地区十几郡将发生严重饥馑,已到了人吃人地步。

众人骇然。

“长生不老?”白鸠好似起什么,立刻睛亮:“果衣衣你直在架上,身体机能就会停止,这方法本来是对卖活时,活存活的保障。”

青霓『摸』『摸』下巴:“统统,你可以申请锁住这世界,从我走后到刘彻死亡这段时间吗?像你之前说,锁住之后,就不会出现其他系统穿越来那样。”

“可以啊!”白鸠挺挺胸脯,大声说:“小事桩!”

“这样就够了。”

“够了?”

书籍发行前,各家都不知道对方打着同样主意,书籍发行后……

“等等,你怎么也用了这事写故事?”

“拔剑吧!精卫定更认同我家!”

“竖子,满口胡言『乱』语,拔剑吧!”

青霓托腮。

旦日,农人归,曰:“犹无奈何也。”精卫其故,曰:“余已读农书,师,访诸知交,未之用也。”

精卫曰:“不若解鸟。”

古语有云:“耕当奴,织当婢。”鸟食春粟否,亦当鸟。

故事是题,不过,诸子百家把它编自家典籍,在后面添上话后,就有题了。

儒家那边说:儒学里有句话说“欲速则不达”,农家学子求快,只着翻寻出来现有知识,去证实春日该不该把吃麦穗籽粒的鸟儿赶走,这样终究办法起作用。

上一章 目录 +书签 下一页

必看小说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