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必看小说网>历史军事>家兄朱由校> 第两百九十四章 京城风云
阅读设置(推荐配合 快捷键[F11] 进入全屏沉浸式阅读)

设置X

第两百九十四章 京城风云(3 / 3)

朱由检将王安安排在御马监南场已经近五年,这代表王安在御马监南场自有一个小班底。

他一来、那就不是孤身一人,而是带着一个成熟的小班底来了。

况且、这内廷之中,有多少人受过王安的恩惠?

别的不说、就单单曹化淳……

“调曹化淳前往南场督事。”

“万岁、奴婢愿意举荐一些人。”

刘若愚忽的开口,这代表他愿意亲自下场为皇帝做马前卒来扼制阉党。

对于他的主动下场,朱由校十分欣慰,但是对于他的能力,朱由校却很难支持他。

因此在片刻的沉吟过后,他答非所问道:

“王安在南场也休息够了,传信让他返回京城,执掌西厂吧。”

东林空缺处的位置,用齐王党官员补充,这看似是加强了齐王党在朝中的力量,但实际上却是在掀起两者的矛盾。

这样的安排,让站在角落的刘若愚心里打鼓。

谁也不知道,朝堂上的齐王党和阉党之争,会不会从朝堂发展到地方上。

“臣目前,暂时没有寻到可用之人……”

顾秉谦犹豫再三,还是选择拒绝了皇帝的意思,而这举动让刘若愚心里一紧。

但这就牵扯到一个问题……

朱由检正在做的,是军政分开,而熊廷弼、孙传庭、洪承畴、吴阿衡,杨文岳等几人显得十分尴尬。

把他们放到朝堂吧,太可惜……

把他们放在边疆吧,又和朱由检所定的军政分开有些违和。

所谓经略这种官职,日后必将慢慢被淘汰,所以怎么册封熊廷弼需要朱由校和朱由检好好商量才行。

一时间、御马监南场衙门内的所有太监和书吏纷纷上前为王安祝贺,而王安则是在祝贺声中慢慢清醒了过来。

看着手上的圣旨,他很清楚,以他的年纪,恐怕这一次是皇帝对他最后的利用了。

这一次结束后,要么他远离朝堂,回家做一个富裕的贤宦,要么就做一个不讨喜的内廷太监。

“你们退下吧,收拾收拾咱家的东西,咱家明日便出发返京。”

王安瞥了一眼四周的太监和书吏,暗自在心中开始了数人头。

况且、王安有一个天然的优势。

东林外援……

作为朱常洛手下二十余年的随身太监,一直支持朱常洛的东林党大多都和王安熟络。

一旦王安重返京城,加上东林被阉党打压的怨气,恐怕王安能团结东林来共同抗衡阉党。

“手书一份给弟弟,让人八百里加急送去,同时催促王安北上。”

的赏银,内帑和御马监也拿得出,自然需要犒赏。”

“至于外出征战的将领们,臣以为,对于其中三人有些难封。”

“说……”朱由校眯了眯眼,而顾秉谦也道:

“经略熊廷弼、都督满桂、都督孙应元三人……”

“后者倒是可以加封太子少保、少师来表彰功绩,但前者……”

刘若愚的猜想还没结束,朱由校又下了进一步的旨意。

显然、朱由校也知道,王安若是归来和阉党斗到一起,那曹化淳必然会下场帮自己的义父。

但曹化淳一旦下场,那就代表齐王党也下场了。

朱由校不可能在动了王安的情况下,还去动齐王党的势力。

正好王安离了南场后,南场需要一个太监镇守,而作为曾经建立起南场的曹化淳,将他调往南场显得十分合适。

“奴婢领命……”刘若愚心里松了一口气。

毕竟作为太监,亲自下场也就代表他要参与党争,就有了身首异处的危险。

他愿意为皇帝下场,但他同时也怕死。

刘若愚很清楚,仅凭他自己是玩不过魏忠贤和王体乾手下那群人的。

眼下皇帝重启王安,那其中的意思就值得寻味了。

朱由校同样,虽然表面不露喜怒,但还是从说话的语气里让人察觉到了一丝不满意:

“嗯、朕知道了,你退下吧……”

“臣告退……”顾秉谦作揖告退,而朱由校全程看着他退出养心殿,乾清宫。

直到他远离宫殿后,朱由校才在脸上流露出不满的神情。

对此的刘若愚也很清楚,如果顾秉谦不动,那有一方势力就必须动……

不过、朱由校叫顾秉谦来,并不是为了讨论这三人的问题,他眼下想让顾秉谦做的,是让齐王党帮持东林党……

“熊廷弼三人的事情,朕自会处理。”

“这次吏部十七名官员调往关外,吏部空虚,我想让你推荐一些官员,前往吏部、都察院任职。”

朱由校一开口,顾秉谦就察觉到了不对劲。

果然、他没有猜错,皇帝准备让他和阉党开战,或者说对垒。

他要带一批班底返回京城,不然无法掌控西厂和魏忠贤抗衡。

况且、以他和东林的交情,在他返回京城后,或许可以从中操作,拉拢一批内廷之外的外援。

想到这里、王安在所有人离开后轻笑一声:

“李进忠,咱家回来了……”

明细了一切,朱由校最终下达了所有旨意,而刘若愚见皇帝没有再说什么,也慢慢退出宫殿,让人将信送往了天南地北两处地方。

不过相较于一千九百余里外的泰宁城,沿途都有驿站,并且距离只有一千三百多里的王安首先拿到了调迁的圣旨。

当双手接到沉甸甸的圣旨时,王安还有些不敢相信的暗中用指甲刺了刺自己的皮肉。

近五年的南场之行,不仅没有让他变得憔悴苍老,反而让他看上去精神、年轻了不少。

“恭喜厂公、恭喜厂公!”

顾秉谦点到即止,而朱由校也明白对方的意思。

熊廷弼的功劳,实际上已经达到了封爵的程度,但尴尬之处在于,他是文官……

这并不是说文官不能封爵,而是自成化之后,封爵的文官大多在封爵不久后就退出政治了。

除了偶尔皇帝询问之外,他们几乎就跟透明人一样。

如果朱由校要加封熊廷弼为勋贵,那自然可以,甚至他也可以让熊廷弼继续在朝堂之外任职。

上一页 目录 +书签 下一章

必看小说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