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必看小说网>历史军事>家兄朱由校> 第九十六章 好皇兄要掀桌子
阅读设置(推荐配合 快捷键[F11] 进入全屏沉浸式阅读)

设置X

第九十六章 好皇兄要掀桌子(3 / 6)

    这么多银子、就为了调白杆兵和浙兵前往辽东,不得不说有些大手笔。

    如果再加上给朱由检的十万两,那就是近八十万两,而这么多银子花出来的原因很简单,那就是堵

    想到这里、朱由检还想劝谏一下好皇兄,但好皇兄似乎猜到了他的心思,直接转头对他说道:

    “弟弟这段时间操劳了,京察的事情就不用了参与了,好好着手对蓟辽和北直隶卫所的裁撤便足够了。”

    “另外辽东也需要弟弟多注意,兵部的塘报、日后会先送内阁,再送东宫,最后送往乾清宫。”

    “至于浙兵和白杆兵,我会在之后叫忠贤调内帑六万两作为开拔银,两军三十万两的军饷会提前发放。”

    “另外、再从太仓调粮十二万石、豆一万石、酱油五万斤、盐六千石,军器监调弗朗机火炮一百位、大将军炮三十位。”

    京察前,吏部会下发九卿科道官员,关于各官员情况的访单,类似于今日的问卷调查。

    推选官员的访单需要具名,但考察所用的访单不用具名,这就难免使一些收回的访单像告状信甚至诬告信。

    但这种“秽状满纸”的访单,一般掌握在吏部尚书手中,不会进呈给皇帝,也不会散布出来,只是作为京察的参考。

    但也有例外,如万历三十九年的京察,尚书孙丕扬把关于丁此吕的访单进呈,皇帝震怒,丁此吕因此削籍遣戍。

    并且、哪怕官员被评为下等,也不会立即得出处罚结论,而是要由内阁票拟去留,或者再下部院覆核议论再定。

党的杨涟和左光斗去清查他们!

    “哥哥……”朱由检听到好皇兄打乱了自己所有计划的安排,顿时着急了起来,不过朱由校却抬手制止道:

    “好了弟弟、我意已决,拟旨发内阁吧!”

    “奴婢领旨……”听到朱由校的话,司礼监随身太监连忙行礼应下。

    所有人都知道、大明朝要变天了。

    “太仆寺调战马两千,挽马一万、草束十万。”

    “另外再拨银十五万两、粮六万石,挽马一千,豆五千石给秦良玉返回石柱练兵。”

    “其他的弟弟就不用了再管了,好好经营御马监便可。”

    朱由校允诺了一大堆东西,单单拨银就四十六万两,粮十八万石。

    加上其他的各种东西,等于直接拨了近七十万两。

    程序上看起来这么完满的京察,因为晚明时期的党争,干脆成为了各个党派解决政敌的利器。

    这次朱由校让东林党检查,并且把左光斗和杨涟放到了南直隶,基本上就是要断浙党一臂!

    朱由校不可能让东林党直接前往浙江把浙党老家抄了,但清查了南直隶的官员,浙党就从占据大明三分之一赋税重地的势力,变成五分之一了。

    看上去打击了浙党,但问题是东林党的实力肯定会因此扩大,而东林党之中也是有不少蛀虫的。

    可能京察之后,南直隶会太平两年,但两年之后谁又能保证?

    改京察六年为三年,这种强度在大明朝,只有洪武年间才出现过,这也就代表朱由校要掀桌子了。

    毕竟眼下京察早就成了党争的重要手段,这次朱由校完全就绕过了内阁,直接宣布旨意,叫东林党组织京察。

    尽管本来下次京察就是东林一派的官员组织,但提前两年进行,可以说完全不给其他党派机会。

    明代京察的结论比较模湖粗糙,但程序却严肃严密,看上去与模湖粗糙丝毫不搭边。

    考察由吏部、都察院长官及各省十三道掌道御史共同主持,吏部侍郎、文选司、考功司郎中辅左,而以吏部尚书权职最大。

上一页 目录 +书签 下一页

必看小说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