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必看小说网>都市言情>干宋> 第290章 吾皇万岁万岁万万岁(求月
阅读设置(推荐配合 快捷键[F11] 进入全屏沉浸式阅读)

设置X

第290章 吾皇万岁万岁万万岁(求月(2 / 3)

这一战毫无悬念可言。

除了不到一百人投降,包括崔广、崔彦等将在内的其余两千七百多人全部被当场诛杀,吴革父子力竭被俘。

虽然被生擒活捉了,但吴革仍旧毫无畏惧,他面不改色,极口诋骂混在乾军当中的范琼、左言等人,骂得范琼、左言等人恼羞成怒,又不敢还口,其对赵宋王朝的忠义,凛凛可畏。

此事禀报到正在上早朝的李存这里了之后,李存并没有见吴革,而是直截了当的下了一道圣旨:“英雄不可辱,给他等一个痛快。”

于是,包括吴革父子、赵梴、赵子昉在内的所有准备反乾复宋的人全都被诛杀了。

崔彦、崔广等催促吴革上马,带着他们杀向皇宫,生擒活捉李存。

吴革于是披甲上马,率领众人朝内城杀去。

当吴革他们杀到金水河西时,吴革就渐渐发现情况有些不对头了,因为周围竟然静悄悄的,不论他们怎么喊,怎么号召,都没有民众出来响应他们,甚至都没有民众出来看热闹。

这也太反常了。

可这时候已经晚了。

吴革当时还算理智,知道以他们这点人马,可能都杀不到内城,就会被乾军给消灭掉,所以他坚决反对这种愚蠢的牺牲,他对众人说:“若先起事,我等人甲不全,又无战马,只怕连巡逻乾贼皆不敌也,安能济事?”

在吴革的再三劝阻下,其他人才作罢,不过他们还是借着那个机会起草了三封公开信,准备将来起事时用。

这三封公开信的内容大概是:

可以说,吴革他们什么都准备好了,只是他们没想到他们的队伍里有大量的大乾王朝的密探、卧底。

如今,有人不忍心吴革他们这些忠义之士白白送命,偷偷的将他们已然暴露了的消息告诉给了他们。

而无一例外的,这些向李存交过投名状的人,最后全都被张超、胡图他们给派回到了吴革他们那里。

在梅执礼他们这些人的主张下,吴革他们这些人为了保住赵梴,而将大量的赵宋王朝的皇室和宗室给供了出去。

在这个过程当中,赵子昉贡献很大,很多藏起来的赵宋王朝的皇室和宗室都是他供出来的,甚至是他出面劝那些赵宋王朝的皇室和宗室以大局为重,主动去开封府自首的。

经过双方的共同努力,最后只有赵梴、赵子昉、建安郡王赵楧(即明节皇后大儿子)等少数赵宋王朝的皇室和宗室还没有被找出来。

张超、胡图等人一商量,觉得火候差不多了,应该收网了。

武德司和亲军都卫府给严密的监控起来了,他们的一举一动都在武德司和亲军都卫府的掌控当中。

不仅如此,还有不少大乾王朝的人已经打入到了吴革他们的内部当中。

梅执礼为什么会知道这些?

因为张超和胡图也让梅执礼去吴革他们那里卧底。

不过,张超和胡图给梅执礼的任务并不是打探消息,而是让梅执礼建议把赵宋王朝的皇室和宗室给供出来……

不久之后,张超和胡图抬来了一大堆从启圣院搜刮出来的文件,其中还有大量吴革等人与赵宋王朝的旧臣往来的书信。

见到这一幕,很多跟吴革他们暗通款曲过的人,全都吓得汗流浃背,有些心理素质差的,差点没瘫倒在地上。

就在很多人都以为马上就会有一场血雨腥风要降临之际,李存却突然下令:“抬火盆上来,将所有书信文件尽数当殿焚毁。”

官渡之战,曹操以少胜多击败袁绍。袁绍逃跑时,图书、车仗等物来不及带走,都扔了。曹操的亲信在翻捡这些杂物的时候,发现书里夹着

很快,就有上万人马从远处的内城中杀来。

与此同时,从两侧的小巷子中各杀出来五千人马。

这两万大军,不仅兵甲齐全,而且其中充斥着大量的骑兵,甚至于其中还有大量的虎蹲炮,轰天雷什么的更是这两万人马的标配。

就这种配置,别说打吴革他们这不到三千人马了,就是打三万人马,都是手到擒来。

见此,吴革悠悠地一叹:“大事去矣!”

吴革等人得知此事了之后,非但没有怕,他们还杀死自己的妻子儿女,焚其居室,决定提前举义,直接攻打皇宫,擒贼先擒王。

班直崔广、崔彦等将,拿着他们通过各种各样的渠道弄来的兵器找到吴革,众人力请吴革当即下令起兵。

吴革问:“我军多少人?”

崔广、崔彦等将回答说:“近三千人,还有数十万百姓,若闻我等救君诛贼而起,必皆不约而附从也。”

事已至此,吴革又觉得众人之志不可夺,只好答应。

不想,这时吴革等人竟然发现自己暴露了。

对于暴露这种事,吴革他们这些人早有预案,准备一旦事败,就集中兵力护送赵梴夺取金水门,然后一路向北,去寻找赵构。

其实——

早在吴革他们这些人得知李存已经将赵佶、赵桓等赵宋王朝的皇室和宗室全都给送到了南方的时候,他们就已经大哭了一场,他们都说:“吾君去矣!”

然后就有人擦干眼泪,提议杀向皇宫,为赵佶、赵桓等赵宋王朝的皇室和宗室报仇。

连消息都不需要梅执礼打听,梅执礼还怎么可能不知道,吴革他们这些人早就被武德司和亲军都卫府给盯上了。

这么说吧,武德司和亲军都卫府现在之所以不捉吴革他们,不是武德司和亲军都卫府捉不了,只是因为武德司和亲军都卫府想要扩大战果和一劳永逸而已。

对此,梅执礼悠悠地一叹,并没有因为他自己上岸了,而有丝毫的高兴。

其实——

梅执礼并不是唯一的一个向李存检举吴革他们的赵宋王朝的旧臣,兵部尚书吕好问,监察御史马伸、张所,奉议郎致仕吴给等很多原来赵宋王朝的旧臣都将吴革他们的行动当成了投名状,交到了李存的手上。

上一页 目录 +书签 下一页

必看小说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