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必看小说网>其他小说>重回1980年去享福> 第259章 众望所归
阅读设置(推荐配合 快捷键[F11] 进入全屏沉浸式阅读)

设置X

第259章 众望所归(1 / 2)

宋元佑三年(1088年),93世祖调公从福建迁居广东廉江上井邓阴坡创业。

94世祖康镬公,晓得廉江

“书记……”

邓世安伸手虚压了一下,等大家安静下来了,他才笑着说道:“大家先别激动,没有什么事情发生,只是我年纪大了,身体也是一日不如一日,趁现在精力还可以,先把我们那耶邓氏的新族头选出来,这样我就算哪天不在了,也对得起列祖列宗。”

这话一出,族人都无话可说了。

毕竟这个年代,村里能活过六十的人,原本就没有多少,族头已经六十多岁了,选择退位让贤也是很正常的事情。

“咱们邓氏始祖邓曼公,字德阳,今河南南阳人。”

正月十二,下午。

那耶邓氏在邦杰大队那里召开了族会。

这是提前几天就已经通知了的,虽然没有家家户户都派人来参加,但每条村都派来了大量的代表。

整个邦杰大队都是以邓姓为主,因此姓邓的村庄非常多,有观冲、梅田、社角、马村、芋塘、鸡毛岭、大岭脚、到章、禾坪排、坡顶、秧地坡、闸肚、那耶、上高行、老屋、新屋、山营、龙颈、塘滩、帮坝等等。

这些都是纯邓姓的村庄,每条村来个二三十人的代表,就有四五百号人了。

有太多像宝强一样的小孩,和父母商量或瞒着父母前往嵩山学习少林功夫,去匡扶正义、惩恶扬善。慕名而来的游客们将少林寺围的水泄不通,即使在八九十年代,每天都要接待数十万人次的游客。

甚至,为了分流、也为了发展,少林寺所在的登封县也升级成了市,全市的旅游经济在整个河南都名列前茅,典型的一部电影让一个地方产生了翻天覆地的变化。

同时也让主演火遍大江南北,为功夫皇帝这个称号打下了坚实的基础。

总之,这部电影创造了太多不可思议的记录,估计再也没有任何一部电影能产生这么大的影响了。

……

要是娘家起了新房子,搞好了卫生间,那下次再回娘家,就不用再到外面去寻求刺激了。

中午,张母杀鸡宰鸭,张罗了一大桌好菜来招待女儿女婿。

下午,大哥大嫂以及二哥二嫂也都先后赶了回来,免不了又是一番热闹。

……

就在博白县的村民忙着走亲戚的时候,电影《少林寺》横空出世,一经放映就在整个博白县境域产生了巨大轰动,堪称是万人空巷,人们奔走相告,纷纷涌入了县城以及各大公社的电影院。

在族头交接这种重要时刻,邓世安自然要简单的说一说那耶邓氏一族的历史:“邓曼本姓曼,殷商年间因辅佐侄子武丁王治国有功,被封于邓国为侯王(中华史称曼姓邓国),距今已经有三千三百多年的历史了。”

听到族头介绍那耶邓氏一族的历史,包括邓世荣在内的一众族人都安静的听着。

“邓国自商至周,历经二十二位帝王,传国670多年后被楚国所灭,曼公的子孙以国为姓,这就是我们邓姓的由来。”

邓世安作为那耶邓氏的族头,自然要花一些心思去研究这个,所以说起族中的历史他真的是张口就来:“晋武年间,由于战乱或官职调迁等原因,57世祖攸公,字伯道,迁入福建汀州宁化县石壁寨葛藤坳,91世祖瑜公当进士,官吏部,迁居福州,在莆田县珠玑巷落业。

这章没有结束,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

等人来得差不多了,族头邓世安便上台讲话:“族中的各位兄弟子侄,今天我召集大家过来开族会,主要是想跟大家商量一下族头的接班人选。”

刚听了一个开头,底下就炸开了锅。

“书记,你这话是什么意思啊?你不当我们族头了吗?”

“书记,伱这族头不是当得好好的吗?怎么突然要开族会商量接班人选了?”

“书记,是不是发生什么事情了?”

双旺电影院场场爆满,已经无法满足群众们的观影热情,各大放映队见状便积极的拷贝胶片,并与各个生产队联系,哪个生产队愿意出钱,那他们就到哪个生产队去播放。

在这种背景下,那耶生产队自然不能落后了,在大年初六那天晚上,便出钱请放映队的人过来放了《少林寺》这部电影。

好家伙,看得全村男女老少都激动不已。

到了正月初十,邦杰大队辖下的各个生产队,都已经看过《少林寺》了,这股风潮才慢慢的降了下来。

……

其实这部电影早在去年就已经上映了,并在全国各地引起了巨大的轰动,不过博白县这边由于种种原因,直到去年年底才顺利拿到电影胶片。

只有亲身经历过这个年代,才知道这部电影的影响力有多大。

据说,在《少林寺》这部电影播出之前,真实的少林寺一片荒凉,根据剧组人员的回忆,他们第一次来少林寺的时候,山上的荒草有一米多高,而且根本就没有路。

寺里更是只有几个老掉牙的和尚,泥菩萨的身体已经坍塌了一半。

待《少林寺》火爆全国之后,这个荒草丛生、泥像坍塌、和尚稀少的千年古刹,一下子就成了许多人心中的圣地。

上一章 目录 +书签 下一页

必看小说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