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必看小说网>其他小说>乐天派流浪的猫的新书> 第168章 家生子赖尚荣何以幸运脱了奴籍还当上知县?有何警示?
阅读设置(推荐配合 快捷键[F11] 进入全屏沉浸式阅读)

设置X

第168章 家生子赖尚荣何以幸运脱了奴籍还当上知县?有何警示?(1 / 1)

沦为不肖子孙的赖尚荣,终究辜负了奶奶赖嬷嬷,赖嬷嬷一辈子含辛茹苦的心血到底打了水漂,白忙活一场,空悲切。

不过,客观而言,赖尚荣的不成器,也是奶奶赖嬷嬷一厢情愿好心办坏事造成的结果。

太渴望身份救赎的赖嬷嬷,寄想自己一手打造的赖府,能有一个孙辈迅速走出卑微。在这样急于求成的心态下,仅完成创业的第一步就火线出击,根本不察宝贝孙子赖尚荣的德行,就赶鸭子上架,酿成"拔苗助长"的翻板,终究"欲速则不达",造成事与愿违的悲凉结局。

赖嬷嬷显然操之过急了!

这也警示世人,像赖尚荣这样的的不肖子孙哪能寄以厚望?希望后代枝繁叶茂得我所愿,固然没错,但也要注意甄别,须是好苗子才行。若不加考察就一厢情愿盲目培养,十有八九不会如意,甚至功败垂成,带来更为不利的负面影响。

探春代理管家时,也曾分析赖家花园的收入如何的了得:"咱们这园子只算他们的多一半,加一倍算,一年就有四百银子的利息。"

这就是赖嬷嬷为宝贝孙子赖尚荣打造的赖府。

如此环境成长的赖尚荣,也就成了银子堆起来的幸运儿,"也是公子哥儿似的读书写字,也是丫头、老婆、奶子捧凤凰似的"长大。

赖尚荣得名"尚荣",其实也体现了奶奶赖嬷嬷渴望赖家早日改变家生子奴才身份的良苦用心,期待他脱颖而出光耀门楣,从而跻身上流阶层。

赶上机会的赖尚荣也就在赖家不惜血本的财力输出及赖嬷嬷坚持不懈的运营维系之下,最终在十年的候缺中蒙得七品知县的职务,高高兴兴上任而去。

可捐官之路比登天还难,一般人家想都不要想,那是可望而不可及的奢求。就算贵族之家贾府操作此事难度也不小。书中的贾琏只捐了个虚职同知,花了一千二百两银子得到龙禁尉的贾蓉,也还是虚职。

可见捐官之路,要蒙得实职谈何容易?

偏偏赖尚荣就是这么幸运。

因为他一生下来就到达罗马!奶奶赖嬷嬷见他不是读书的料,早就给他夯实了捐官的基础,铺就所需的一应条件。

原来劳苦功高的赖嬷嬷不仅在贾府地位高,更是善于持家且人缘好善交际运营有方的女强人。

这就是踩了狗屎运的赖尚荣,尽管糟糕透顶,却成为贾府家生子奴才中最大的幸运儿。

不过,这天上掉馅饼的事,必定福兮祸兮。老封君一样的赖嬷嬷心里也明白,赖尚荣的幸运能否着陆持久,还得靠他习得好人品、后续踏踏实实的奋斗打拼才行。

所以,赖嬷嬷在感谢贾母等主子的宴请上,向赖尚荣给予了一番语重心长的告诫:

"哥哥儿,你别说你是官儿了……你看那正根正苗的忍饥挨饿的要多少?你一个奴才秧子,仔细折了福!如今乐了十年,不知怎么弄神弄鬼的,求了主子,又选了出来。州县官儿虽小,事情却大,为那一州的州官,就是那一方的父母。你不安分守己,尽忠报国,孝敬主子,只怕天也不容你。"

只可惜,得来不费吹灰之力的赖尚荣,到底不知"奴才两字是怎么写的",不懂得珍惜奶奶赖嬷嬷好不容易为他挣得的机会,最终还是"不安分守己"因贪墨而不知所踪,不再是妥妥的人生赢家。

她不像倚老卖老的李嬷嬷那样,仗着奶妈的功劳任性行事,将贾府弄得鸡犬不宁;也不像刚烈的大丫鬟宁折不弯,从不为自己考虑,而是在上敬主子下重仆人,时刻以贾府利益为重又知世故而不世故的和谐共生中,既赢得贾府一片赞誉,又为她的两个儿子赖大赖二争到荣宁二府外务管家这样的肥差。

自此,在赖嬷嬷的运筹帷幄之下,经赖家两代人共同发力,终于闷声发大财打造出富可流油的大财主家庭,她的自家花园也有贾府的大观园一半大。

告老退休的赖嬷嬷就在这里其乐融融地安度晚年,也有一大堆丫鬟仆人伺候,是堪比贾母一样的另一个老封君存在。

她的儿子赖大,连贾府的正派玄孙贾蔷都得称呼一声"赖爷爷"。就是少主子贾宝玉骑马见着他,也要遵礼数下马打招呼。

王熙凤就曾感叹赖嬷嬷,"家去一般也说楼房厦厅,谁不敬你,自然也跟老封君似的了。"

上一章 目录 +书签 下一章

必看小说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