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必看小说网>历史军事>南宋崛起之雄霸天下> 第134章 排兵布阵忙
阅读设置(推荐配合 快捷键[F11] 进入全屏沉浸式阅读)

设置X

第134章 排兵布阵忙(1 / 2)

“告诉春妮,我一会儿回去。”

你看看,苏老夫子有此雅好,何况别人。一双小脚就能通向富贵之门,这就是捷径,不过,要承受极端的痛苦。这种把一家的富贵荣华寄希望于一双小脚的始作俑者,南唐后主李煜也。

或许是赵构还不能接受,致使他更多的时间呆在帅府,不过,这些日子的确是很忙,赵构心中有一个念头,尝试着在大名府和中山府推广试行“土地改革”,简称“土改”。当初,伟人就是凭借这一条,牢牢把劳苦大众的心和自己紧紧拴在一起,成就伟业。明知道这是一条正确的道路,但同时,也是一条需要披荆斩棘、克服重重困难的路。但他有信心,再大的困难,也要迎难而上。

正深思冥想之中,谢天赐悄悄走进来,低声说道:“王爷,王妃送来枸杞红枣粥,请大帅趁热喝上一口。”

吴喜去梁景的二处了,赵构就把谢天赐要过来。吴喜沉稳的性格更适合梁景的二处,反倒是谢天赐活泼一些。吴喜的性子是,你不问,他从来不说;谢天赐则正好相反,听不见说,赵构反倒是得问问怎么啦。

不过,二人最大的共同点,就是忠心耿耿,对赵构,都是感恩加敬畏。

赵构在这几天时间里,连续一个个召见各个军团的军团长,尤其是韩世忠,虽然是最后一个,俩人居然彻夜长谈将近天亮。

众人不知道大帅和韩世忠谈了什么,却是看到韩世忠的白虎军团,是第一个开拔的。韩世忠带着两个儿子,恭恭敬敬冲帅府方向敬了一个军礼,率领他的白虎军团五万之众,奔向青州方向而去。

陆陆续续,各个军团开拔出动,但所有军团军团长,自发形成的一道风景,就是向大帅府方向集体敬礼告别,这一幕,被好事之人编作小段,在勾栏瓦肆各坊传唱出不同的版本。

赵子明的麒麟军团,驻扎在距离康园十来里的上铺村,和梁景的靖园,正好和康园成三角之势,赵构的康园驻地的警卫,则由赵子亮的近卫师负责,现在,赵子亮的近卫师,已经扩军至五千人,清一色骑兵,战马近万匹,赵构以后世特有的知识,指导提升了冷锻钢的冶炼技术,使得冷锻甲的制造更加精进,赵构就是要打造一支重装骑兵,再在此基础上,建设第一支合成机械化部队,成为自己手中的一支最为倚重的力量,成军形成战斗力,再向全军推广,逐渐把六大军团,全部建设成合成机械化部队,真到了那一天,凭借这三十万人,他有信心横扫天下。

韩世忠,赵构派他到青州,不为别的,韩世忠在历史上,素以水战成名,赵构派他经营登州、密州,就是要建设一支强大的海军,尽管现在他们更习惯叫做水师。大宋的航海技术,那是领先世界的,所造大船,可达五千石(排水量大约合二百五十吨),内河行驶的运粮船,甚至达到万石。可见,宋朝的造船技术以及使用航海罗盘的技术,已经十分成熟,况且,赵构还给了韩世忠一个大杀器——明代“宝船”的图纸,当然,这是作为赵构的业余爱好不可多得的一项福利,在这里,却是无价之宝。另外,还有十九世纪出现的“飞剪船”图纸,赵构只管交给韩世忠,告诉他,“飞剪船”,做买卖用;宝船,打仗用。剩下的,你自己琢磨,唯一可以特批的,是黄河以南各路、军、府、州等,你打听到的人才,都可以特批特办。并告诉他,福建路和两浙路、广南东路等南方地区,可以去搜罗人才。

赵构摆摆手,不容置疑的命令道:“天赐,你喝。”

谢天赐嘟囔道:“王爷,上一碗银耳粥,就是我喝的,您没看见春妮姐姐瞪我吗,还说我是饿鬼转世,没有眼力劲儿。王爷,您可得给我做主,是您命令我喝的,您说过,在帅府,军令如山,还说……”

赵构赶紧接过天青小碗,一口喝下去多半碗,还别说,邢秉懿厨娘的厨艺,那是没得挑,火候正好,浓郁的香味满嘴都是。

赵构看着小碗,笑笑,继续喝完,一点不剩。把空碗递给谢天赐,低声问:“那个春妮还在外面吗?”

“在啊,等着拿碗呢。我看,那妮子就是在等王爷的话,您都三天没有回去了,这阵子,王妃天天派人送饭,都让我们几个吃了。王妃还是送,明显着……”天赐一嘴的嘟囔,让赵构一瞪眼,生生把话憋了回去。

“百年海军”,你以为赵构和韩世忠彻夜长谈,在谈什么?

当然,“空军”、“火箭军”、“内卫军”等等诸兵种的建设,赵构心里有一种时不我待的急迫感,一脑袋扎在自己的帅府节堂不回家,家里的“后宫”,也就有了紧迫感。

康园甚大,赵构索性把自己一家子和姐妹们都安置在康园,里里外外,先让赵福金掌总,邢秉懿有孕在身,这一大家子里里外外,没有一个力量之人,确实不行。赵构的后院子,是禁区,本来赵构想全方位安保都交给龙卫,可赵鼎和欧阳珣婉言进劝,就连宗泽临走也提醒不妥,赵构于是暂时按下了这个想法,飞龙卫只负责院子外围禁戒,进了院子大门,那就是一个女儿国。

赵构已经让梁景开始培训一支女子特战队,先让梁景训训,他那里三教九流什么高手都有,差不多了,丢给高进,集训一段时间,就可以先救救急,但有一条,赵构明确表示,不能选小脚。

都是这三寸金莲闹的,大宋朝什么都好,只是这缠足之风,既让赵构头疼,有让他恼火。好好的,像什么样子,可还偏偏就是这官人们喜欢,就连大文豪苏轼老先生,也有艳词《菩萨蛮》写到:“涂香莫惜莲承步,长愁罗袜凌波;只见舞回风,都无行处踪。偷穿宫样稳,并立双趺困;纤妙说应难,须从掌上看。”

上一章 目录 +书签 下一页

必看小说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