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必看小说网>其他小说>重生八零:带着崽崽赶海!> 第645章 入住当地知青办
阅读设置(推荐配合 快捷键[F11] 进入全屏沉浸式阅读)

设置X

第645章 入住当地知青办(1 / 2)

在过去的时候,更有一些渔民,因为生产需要,岛上一住就是十来年。

他们就地取材搭建窝棚,捞的海产晒干贮存,等琼岛的渔民过来收取,也顺便给他们带来生活所需。

几位老渔民和杨父三人在外面推心置腹。

慢慢的,杨父他们也知道了当地渔民的难处。

哎,别管这时的琼岛怎么说改革发展,可越是了解,越是心凉。

不表达表达,真说不过去。

杨父二话不说,掏出两张大团结就塞一位渔民手里:

“老哥们,时间匆忙,又身在这边,我们没法买好酒好菜答谢,我就直接点了,你家小儿子和闺女今年结婚,就当我们随礼,咱们好好处,等我们下次过来,绝对带特产和好酒上你家喝一顿。”

不肖渔民婉拒,一旁的老吴头和老梁头紧跟其后:

“对对对,老大哥,你也拿着,咱们蛋家人飘到四处上岸,能聚在一块不容易,我们今后多来往,咱们幸运啊,有个好国家,渔船越来越好,你们到时也换机动船,咱们就能一块组船队出海。”

大晚上的,叫我来给外地渔民安排地方,没事找事啊。

但今晚,老村长却第一时间过来了。

本来他就在大船那边调解矛盾。

这事吧,一时半会没法扯明白,老村长耳朵嗡嗡疼。

这下有人过来叫他,马不停蹄逃离现场。

童瑶罕见的话少了,只挤出个要笑不笑的表情回应。

收购点老板理解,这事出来,谁还笑得出来呢,能笑出来的,得多马大哈啊。

就是杨溪俊三个娃乖乖巧巧的窝在娘怀里不吱声。

小孩子也会察言观色,大人一脸凝重,孩子哪里敢嘻嘻哈哈的闹。

7条船,每条船都有深海鱼,加上其他的散货,每条船都有个两千来块。

以前来这边的知青可太多了,知青都建了不少。

杨父三人这么一对比,惜福了。

看向和村长打交道的童瑶,他们如今的好日子,好像都是童瑶带头出海开始的呢。

海运这事,怪难说的。

说了会话,杨父三人看夜里不安全,顺势叫他们留下来凑合一晚,明早再回去。

几位老渔民看了下远处的大船,那边灯火通明,隐隐传来哭泣声,心有余悸。

这家老太没闹多久就被赶过来的老爷子叫走了。

两儿子没找回来,没了是事实,跟着大船出去的,那就得跟船老大商量赔偿的问题。

哪有功夫揪着大房母子不放。

还有三家人也是如此,几条船都是香江老板合资的,这几个老板有钱,赔偿得多要点。

再大的悲伤都得憋着夜里哭。

有钱的人家往往是那么几茬,大部分岛民是穷苦的。

这几家蛋民,家里都没法吃饱饭。

海鲜是有啊,他们不能总吃海鲜吧,主食是大米,得向外村买。

盐啊这些也得买,方方面面都要钱。

本地不管是渔民还是农民,均有一本难念的经。

“是咧,到时候就组个蛋家船队,我们一块出远海捕捞去,咱渔民不怕苦不怕累,就怕没鱼货,近海渔船越来越多了,鱼货哪里经得住这么捞,我们还得跑远点,再跑远点啊。”

杨父三人的话,让几位蛋家老渔民感同身受,边上的几个儿子听得内心火热。

他们难道不想换机动船吗,想啊,太想了。

别看这边闯南沙的渔船多,但大部分都是帆船,靠风力。

一年就去那么一次,一呆就是几个月。

哎,你们先扯明白吧,协商好再让他做个见证就成。

出了事才明白,出海都是一家人,能见一面是一面吧。

童瑶他们欣喜的谢过所有人。

杨父和老吴头几个借着空隙,拉着当地蛋民到门外“感谢”。

快夜里十二点了啊,几位蛋民愣是拉着家里儿女陪到现在。

童瑶这条船最多,卖个2105块7毛。

那么问题来了,收购点老板没那么多钱结啊。

最晚也要等后天的。

恰好本地蛋民也没走,就提议请当地村长来做个见证,顺便拜托村长安排下住的地方。

这事,换平时要被老村长喷。

立马答应下来。

渔民本来就迷信,今晚这事一出,再急回家,也不敢了。

要杨父他们全是大老爷们,老渔民肯定不愿去岸上住,宁愿在船上窝着。

但跟着童瑶三个年轻媳妇,还有三个孩子,家里几个闺女能和她们睡一块,就不担心了。

就这么的,村长安排童瑶这群人住当地知青办。

没有钱,全家老小都得饿死。

大娘们不去看了,抓紧时间帮杀鱿鱼。

也因为这事,她们内心迫切的想赚钱,趁着还活着……

收购点的老板幽幽拉长呼吸,惆怅的叫童瑶几人去收购点结账。

“哎,咱们渔民出海都不容易啊,这样,价格我给你们涨点,我少赚点,就当咱们结个缘。”

上一章 目录 +书签 下一页

必看小说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