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必看小说网>其他小说>重生八零:带着崽崽赶海!> 第452章 市里造船厂
阅读设置(推荐配合 快捷键[F11] 进入全屏沉浸式阅读)

设置X

第452章 市里造船厂(1 / 2)

“对,不止是拖网渔船吧,我看还有两条已经做好的货船,有二十多米,这是大单,是谁家定的啊。”

吕自强回头看了一眼,小声道:

“这两条是厂长签下来的单子,来定的人神秘得很,没怎么出面,估摸过几天才派人过来去船坞试水。”

老梁头啧啧道:

“还别说,咱市里的造船厂就是不一样。

工人们在各自岗位上忙碌着,焊接的火花四溅,机器的轰鸣声此起彼伏。

还有一些工人正在边缘处锯木头,木屑飞舞,卷起一圈圈劳动和创造的气息。

吕自强看童瑶一群人看目不暇接,他自豪的在旁边提高嗓门介绍。

看够了,童瑶等人才随着吕自强去找他姐夫。

环境安静了点,童瑶对吕自强感慨道:

市区最大的造船厂,占地面积是极大的。

建立在海边码头的造船厂,有厂房、机床、船台、船坞、红砖房子的家属区。

这个造船厂是清代就建立的,可以说是历史悠久。

可并不是几十年后残旧的建筑、锈迹斑斑斑斑的零件的历史感。

如今的造船厂正处于一个欣欣向荣的时代。

最后没办法,政府只能无偿赠送给当地捕捞公司。

童瑶她们这边这几年根本没人订玻璃钢渔船。

再有钱的渔民也不会去对嘴提玻璃钢三字。

吕自强在渔船方面的知识确实了解颇深。

童瑶等人端着一脸受教的神情直到市里造船厂。

张建船深知客户就是上帝的道理。

童瑶是看得差不多了,问杨父和杨清桦他们还要看不。

老梁头他们倒是无所谓,买船的也不是他们,主要看童瑶三人怎么决定。

杨父也怕耽误人家领导时间,先去了解了解情况吧,反正刚才看了挺久了。

吕自强也

童瑶等人嘴角弯了起来。

这名字起得真好,艾玛,张主任的爹真有远见啊,

张建船看童瑶等人上扬的嘴角,并不在意,他还非常自豪呢。

他这名字就是为造船厂而起!

也早习惯别人一听自己名字就忍不住联想。

木质渔船在这会产量最大。

技术成熟,成本又低,大部分渔民买得起。

钢铁类渔船销量也可以,先发家的渔民们想更新渔船设备,咬咬牙也就买了。

玻璃钢制的大型渔船吧,买的渔民就少之又少了。

事实上华国玻璃钢渔船的开发时间并不算晚。

刚才我远远瞧了一眼船坞,停了不少船,这些船是?”

这回不用吕自强介绍了,走过来的瘦高男人。

三十五岁左右,有些秃顶喂,但不影响人家散发出来的上位者气息。

“阿强,这就是你说要买船的渔民吧。

幸会幸会,我是阿强的姐夫,是市里造船厂的主任,叫张建船,叫我阿船就行。”

“阿强哥,你一路上跟我们说的太谦虚了。

刚才在厂房就见好几条十多米的渔船,虽然是半成品,但也非常厉害了。”

其他人狠狠点头,今天真是长见识了,没想到市里的造船厂那么大,看着也繁华。

耳听不如眼见,他们真正见到那么多工人建造渔船的时候,才真的感觉到…新渔船,贵有贵的道理。

杨父也跟着道:

五十年代翻新了一次,隔了三十年,逐渐走向改革开放,也就是1980年,又翻新了一次。

整个造船厂、包括崭新的大铁门、围墙在这个年代呈现出了生机和活力。

走进大门,来到空地上,入眼就是闹中取静的两棵高大黄桷树。

再走到厂房,简易的工棚下面,是一片繁忙的景象。

搬搬抬抬、敲敲打打……

上辈子杨清桦专门跟人跑船,童瑶对渔船的信息知道个大概,并不如吕自强了解深入。

因此,在吕自强科普的时候,她并未插嘴,不是内行人,还是多听多看较为妥当。

拖拉机停在造船厂大门口,陈师傅也跟了上去。

难得有机会参观造船厂,他走在后面暗搓搓激动了一把。

吕自强就跟来到自己家似的,熟络的和守门的大爷打招呼,就领人进去。

家里三代都在造船厂工作,对造船那是真的执着又热爱啊。

双方介绍完,张建船提议道:

“咱们是先去我办公室喝口茶,还是继续参观?都没事,我顺便给你们介绍介绍。”

其实张建船一直在二楼办公室观察童瑶这群人呢。

也知道她们看了挺久,但依然选择贴心的方式。

第一艘拖网渔船是25.5米,是73年造成的。

随后,各个沿海省份的造船厂陆续开发,也取得相应的成绩。

但又因为玻璃钢渔船造价较高。

渔业界对这种新材质渔船缺乏认识的等原因,推广困难。

听吕自强打听来的消息,当年卖出去的拖网渔船没到十年就出现了不少问题。

上一章 目录 +书签 下一页

必看小说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