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必看小说网>历史军事>春秋鲁国风云> 第497章 孔子出仕2:什么是孔子内修七教外行三至的治国理政思想?
阅读设置(推荐配合 快捷键[F11] 进入全屏沉浸式阅读)

设置X

第497章 孔子出仕2:什么是孔子内修七教外行三至的治国理政思想?(2 / 2)

不用再考孔子了,赶快让他把理论运用到实践中去吧。

原先既定的什么史官一类的研究员性质的官职,是不可能让孔子实现理论与实际相结合的治国理政的。

那就给个实职干干,中都宰!

故明君治国,务必力求三至。如此则可声名远播于天下,贤士尽归附于己,百姓皆可为己所用。”

鲁定公虚心道:“请夫子讲得详细一点。”

孔子道:“所谓最高之礼节,是明君应知道天下贤良士人的数量,知道其姓氏名字,掌握其才能德行,知晓其住处所在,并封其爵而赐其地,使其得到尊崇。此乃不需要国君刻意谦让却让贤士自愿自觉帮助国君治理国家也。

所谓最高之奖赏,是用官职彰显贤士之名声,用俸?富贵其家族本人,勿需另行赏赐财物,此乃不需要耗费财物而贤士高兴满意也。

所谓最美妙之音乐,是让天下百姓重视名节声誉,从而不行违礼背法之事,达到人人和睦社会和谐,此乃不需要音乐有声而百姓和睦也。

故所谓天下之至仁者,能合天下之至亲也。所谓天下之至知者,能用天下之至和者也。所谓天下之至明者,能举天下之至贤者也。如此,则可以对外征伐。

主公,仁慈莫过于爱护人民,有智莫过于知贤,明君治国莫过于选拔贤能。如此,则国君可使天下贤士皆为之效力!

对外征伐,目的是讨伐礼法废弛的国家,废弃昏暗残暴的国君,抚慰其百姓,不夺其民财。明君所至,如及时雨降临,所经之地越广,所得民众越多,此乃对外征战无往而不胜之故也。”

无论是鲁定公还是五位卿大夫,都对孔子的回答心服口服再加佩服。

这样的治国理政人才,鲁国一直废弃着没有好好提拔重用,着实失策。

上一页 目录 +书签 下一章

必看小说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