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必看小说网>科幻小说>民国黑旗军> 第194章 皖系的失败
阅读设置(推荐配合 快捷键[F11] 进入全屏沉浸式阅读)

设置X

第194章 皖系的失败(1 / 2)

会议室里的气氛愈发紧张,每个人都意识到形势的严峻性。正义党的领袖们明白,面对这样的局面,他们必须迅速采取行动,以维护国家的稳定和百姓的安全。然而,要想找到有效的应对之策并非易事,需要深入分析局势、制定战略,并协调各方力量。

在激烈的讨论声中,田梦雪继续发言,她强调了目前的困境以及正义党肩负的责任。她说:“皖系的失败导致蒙东省叛乱,我们不能坐视不管,必须马上把这场叛乱镇压下去。”

随着讨论的深入,各种意见和建议不断涌现出来。有的人主张加强军事训练,提高士兵素质;有的人则提出与其他党派合作,形成联合阵线。正义党的高层们深知,只有通过集体智慧和努力,才能找到摆脱困境的出路。

这章没有结束,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

狄雄嘴角微微上扬,露出一抹自信的笑容说道:“皖系那帮人吹嘘的所谓精锐之师,遭遇失败也没什么好稀奇的。这得看他们的对手是谁啊!皖系中央军这次面对的可是吴子玉这位北洋军中最为善战的名将啊!他们落败本来就是顺理成章的事情。要知道,我那位义

在激烈的交战中,没有退路的直系军展现出了非凡的勇气。他们不畏强敌,坚守阵地,用血肉之躯扞卫着自己的家园。每一次击退敌人的进攻,都让他们更加坚信自己能够守住大部分的地盘。这种顽强的抵抗精神感染了整个军队,使得他们团结一心,共同抵御强敌的入侵。

在陕西方面,直系军队的阎相文师、吴新田师、冯基善旅从河南向陕西潼关进军,由于陈树藩在陕西横征暴敛,不得人心,导致部下众叛亲离,冯基善作为先锋部队打到潼关下,守潼关的旅长郭金榜率军阵前起义,杀掉了陈树藩的亲信督战官,打开城门迎接冯基善军队,冯基善的混成十六旅一路势如破竹,击败了几支陈树藩派来的军队,一直打到西安城下,陕西省长刘镇华一看情况不对,率手下几万镇嵩军打开城门投降了,陈树藩闻风而逃,连妻儿老小和财产都不顾了。作为总指挥的阎相文,手下的二十师基本没打仗,一路行军,进了西安城。阎相文上报为冯基善请功,冯基善终于当上了十一师师长,手下混成十六旅,扩编为十一师。

江苏和陕西的战斗,并非直皖两系的直属精锐部队,真正直属精锐部队的决战,在涿州、保定一带。直系出动五万多军队,主帅吴子玉,副帅王承斌,皖系出动七万大军,其中包括徐树铮在蒙东省训练的三个边防师。主帅段芝贵,副帅徐树铮。经过高碑店、松林店两场大战,吴子玉充分展现指挥才能,采用诈败诱敌、四面合围的战术,以少胜多,把皖军打得大败。曾经担任东北三省总督的段芝贵,显然不是后起之秀吴子玉的对手。

段合肥在选择主帅这个问题上,再一次犯下了任人唯亲这样一个严重的错误!如果他能够明智地选择徐树铮作为主帅,那么或许结局就会完全不同,也不至于败得如此之惨烈。要知道,徐树铮可是花费了多年心血才训练出那三支精锐无比的边防师啊!然而,令人痛心的是,这三支强大的军队竟然在此次战役中全军覆没!更让人难以接受的是,曲同丰、陈文运和马良这三位杰出的师长全部沦为了敌人的俘虏!这无疑是对段合肥用人不当的最惨痛教训!

段合肥原本拥有调动十几万大军的实力,但就在这个关键时刻,令人意想不到的事情发生了——十万奉军如神兵天降一般,突然杀出山海关并向南进军。他们公然宣称已经加入了直系军队,这无疑给段合肥带来了巨大的压力。面对如此变局,段合肥别无选择,只能被迫分兵应对来自奉军的威胁。

然而,不幸的是,负责防御奉军的那五个师在得知主力部队战败的消息后,士气瞬间崩溃。这些士兵们失去了战斗的意志,纷纷向奉军投降。这一变故使得段合肥陷入了绝境,他感到前所未有的绝望和无助。在走投无路之际,段合肥最终决定通过通电的方式宣布下野,并辞去了所有职务。

三个精锐边防师全军覆灭的消息传到蒙东省,蒙东省的贵族、前首相杭达多和司令官乌泰联合马匪谢苗诺夫发动了叛乱,重新打出了蒙古国的大旗,对驻守在库伦的北洋军一个骑兵旅和一个炮兵团发动了进攻。蒙军和马匪加在一起共有五万多人,而北洋军不足五千人。北洋军驻库伦代司令赭其祥向北京发电求救的同时,也向北唐城派出了使者。赭其祥丝毫不顾他的上司徐树铮曾经是北唐城的敌人,也是病急乱投医了。

晚上,北海省北唐城,正义党大楼会议室里弥漫着紧张而严肃的气氛。正义党的高层们齐聚一堂,正热烈地讨论着当前动荡不安的局势。田梦雪站在会议桌前,神情凝重地向大家通报了来自北京的最新情况。

她的声音中带着一丝惊讶和失望,感慨道:“真没想到皖系军队如此不堪一击!北京最为精锐的皖系军队,竟然连地方军队都比不上。那些地方各省的军队还在苦苦支撑着战斗,而中央军队却率先崩溃了。这场所谓的决战只打了四天。更令人震惊的是,陕西的陈树藩所率领的一整个省份的军队,竟然被冯基善指挥的一个旅轻易击败。这实在是让人难以置信!”

田梦雪的话语引起了在座众人的一片哗然。他们纷纷交头接耳,对这一局势感到忧心忡忡。有人愤怒地拍案而起,指责皖系军队的无能;有人则陷入沉思,试图找出解决问题的方法。

上一章 目录 +书签 下一页

必看小说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