阅读设置(推荐配合 快捷键[F11] 进入全屏沉浸式阅读)

设置X

买砖头(2 / 3)

……

晚上沈卓回来,跟叶欣说:“黄志豪说他要回家问问,明天才知道。”

叶欣只好等。

又过一天,沈卓带回了消息:“黄志豪说,他们村砖瓦厂烧的是红砖,卖三分一块。买多的话可以派工人送上门,不过要一些辛苦费。至于一个洗澡间的用砖数量,要看面积大小、高矮还有砌法,要咱们自己确定了算好。”

说着,他适当地提出建议:“是不是应该先找个师傅问问?”

叶欣于是更加期待了。

虽然她和沈卓偷偷摸摸从黑市买肉吃,没断过,但吃的都是腊肉干肉,而鲜肉又是另外一番风味,当然也馋的。

坐着闲聊了一下午,眼看天色变暗,两人才告辞。

叶欣也不留,只是想起她们说过种的菜不够吃,就给她们拔了一颗白菜和一棵包菜,笑道:“你们拿回去吃吧。也不值什么,可不要推辞。”

于是两人各自抱了一棵沉甸甸的菜回去,直接放到了灶房。

王小薇这时道:“再坚持一下,快发粮食了。”

叶欣精神一振:“什么时候发粮食?”

王小薇道:“往年都是腊月初十左右。”

叶欣掐指算了算,高兴道:“今天初四,真是快了,没几天了!”

郑文文笑道:“你这一年工分不多,别不够吃啊!”

郑文文坐下道:“这灶房却是不太行了,四处漏风。”

叶欣道:“哪能样样都好啊。”

给每人倒了一碗水,又拿了些红薯干当做零食,再拿个破锅装了些炭火出来,三人就围着炭火说话。

之前太忙,加上叶欣也没觉得怎么冷,入冬以来都没有弄炭火取暖过,现在这么来一下,倒是挺不错的,挺有“围炉煮茶”的氛围,温暖闲适。

郑文文拿了块红薯干吃了,点点头:“这样吃着不错。不过你们不用来煮粥吗?”

沟是沟,陇是陇,特别干净整齐。

四周还用大小均匀的树枝斜插交错形成篱笆,看着就漂亮,让人不禁想起一些描写田园风光的诗歌。

郑文文不由瞪大了眼睛:“你们菜地打理得这么好?我们那跟你这一比,简直像是野地了!”

王小薇也赞叹不已:“怪不得你们能种菜去卖,真是费了不少功夫的。”

叶欣笑道:“平时下工就侍弄这菜地了,所以显得整齐些。”

叶欣沉吟着点头,“是该问问,咱也不懂。”又问他:“村里有没有瓦工师傅?”

沈卓道:“建国大叔就是瓦工师傅,闲时帮人盖房子的。”

叶欣点点头。这名字一听就知道是建字辈的了,跟小队长李建邦一辈,村里人按字辈取

正好轮到刘红霞做饭,惊奇地问:“你们哪儿来的菜?这么大!这么水灵!”

郑文文道:“人家送的。今晚就炒这棵白菜吧,够我们八个人吃了。”

刘红霞追问道:“谁送的?还有,你们下午去哪儿玩了?也不喊我!”

郑文文心道就你这样打破砂锅问到底的,谁敢喊你啊,没好气道:“别管谁送的,有的吃就吃吧!”

王小薇则是放下菜就转身走了,根本没说话。

叶欣道:“别管够不够吃,先把年过了再说!”

王小薇来了多年,对此有经验,“年底还有分红呢,不够吃到时候跟有余粮的人家换点儿,都是一个生产队的,大家都愿意互帮互助。之后还有杀年猪,分猪肉,过年是不愁的。”

叶欣眼睛都亮起来了:“什么时候分红?什么时候杀年猪?猪肉是人人有份吗?”

郑文文接过话头道:“去年腊月二十分红,腊月二十三杀年猪。我可开了眼界了!那白刀子进红刀子出的,猪叫得撕心裂肺,我当时都不忍心了,但是后面吃着还是很香!”说着还回味起来。

王小薇就接着把剩下的说了:“猪肉是人人都有的,按人口分,大人小孩都有,不怕吃不上。”

叶欣回忆起刚穿过来顿顿红薯粥的日子,忍不住叹气:“怎么不煮?实在是吃得吃不下了,又容易发芽,才煮了晒干的。”

郑文文也叹气:“我们也是,吃都吃怕了,只是粮食不够,靠着它充饥。不过熬到年底,我们连红薯也快吃完了。”

叶欣想起这是个吃不饱饭的年代,顺着说道:“我们也是,粮缸见底了。”

郑文文突然想起来问:“不会沈卓参加培训班午饭就是带的番薯干吧?”

叶欣笑笑:“他真带了。”只是除了番薯干,还有饭菜,有时候蒸包子馒头也带几个,反正不会亏待他。

在菜地看了一圈,两人越看越赞叹,不仅发现每一棵菜都水灵,还发现边上一圈果树苗,也注意到那些歪歪扭扭生长不良的药苗。

叶欣一一解释了下。

郑文文看着整片生机勃勃的菜园,都忍不住羡慕起来:“以前我不理解你,现在有些理解了,沈卓家有宽敞的院子,还有独立的菜园,别的不说,起码生活起来舒服多了!”

叶欣笑笑,见她们参观完了就带回去,直接带到灶房了。

虽然她们说不用麻烦,但热水还是要给一杯的。她倒是想泡茶,但是家里没这玩意儿。

上一页 目录 +书签 下一页

必看小说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