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必看小说网>历史军事>天下第一小乞丐> 第10章 (4)平戎策
阅读设置(推荐配合 快捷键[F11] 进入全屏沉浸式阅读)

设置X

第10章 (4)平戎策(1 / 1)

众人听了也都是吃惊不已,认为这个吴关年轻气盛,不明军事,又无作战经验,如今自高自大,恐怕要丧身于此。

李林甫一直没有说话,此时却说道:“吐蕃军队十分强大,此去路途遥远,一千人是无法战胜吐蕃的,况且吴校尉从未带领过军队,也无此方面经验,此事还需要从长计议。”

李林甫身体日益衰老,眼看无法压制杨国忠的权势了,怕以后自己的家族都受到杨国忠的打击报复,所以必须找一个制衡的人,他眼光独特,认定吴关就是这样一个人,所以当然不希望吴去送死。

便他也知道大食确实是一个劲敌,不得不防,于是问道:“哪路精兵可攻吐蕃?”

陈希烈道:“只有高仙芝驻军距离吐蕃最近,其它官兵都是远隔万里,不方便调动,况且要平吐蕃所需兵力甚多,如此多的官兵远途跋涉,胜算不多,如今那吐蕃为害不巨,不如等待以后有了机会再图之...”

李隆基按案怒道:“等!等!等到什么时候?朕都要老了!”

众人见李隆基发怒,都是不敢再出声,心里各自想着心事。

吴关拱手道:“不须高仙芝将军劳动,臣一人带兵,只需半年,就可平掉吐蕃!”

李隆基捻须道:“陈卿,是否闻得此事?”

李隆基口中所说的陈卿即是时任兵部尚书的陈希烈。

陈希烈起身道:“臣确实得知此事,那吐蕃兵卒都是小队出动,估计是军纪不严,抢掠后即遁去,他们所驻地在雪山高原之上,甚难追踪,我安西军和玉门军已加强巡逻,不会造成大碍。”

杨国忠嚷道:“那吐蕃蛮夷之地,竟敢扰我大唐军民,何不派兵扫平了它?”

陈希烈拱手说道:“杨相公有所不知,吐蕃在松赞干布收伏青藏高原各部落后日益强盛,经过数代人的治理,如今已经拥兵过十万人,且其地处高原之上,寒冷异常,常人上去呼吸困难,连马匹都无力奔跑,我大唐官兵都是在平原待得习惯了,根本无法在高原作战,因此还需谨慎行事。”

“酒的产量太小了,等秋后再多酿一些。”吴关回答。

高力士皱眉道:“圣人的酒快喝完了,听说这‘真英雄’美酒有延年益寿之用,圣人每天都要喝一杯,难道要圣人向你张口讨要?”

吴关笑道:“我家中还存有几坛,等回去后全部送来。”

“许多王公贵族也在寻找此酒,我看你还是多酿一些为好,圣人让我拨一千石粮食给你。”

“当下青黄不接,还是留给宫中用吧,我还有一些存粮,酿几十坛酒是没问题的。我种了一千亩地,秋后可获丰收,等收获粮食后就可以大规模酿造了。”

李隆基大喜:“还是吴卿英勇!不过从未听说过吴卿带过兵,不知吴卿有何妙策?”

“这个办法就是游击战,通过不断骚扰吐蕃军队,诱敌出动,把敌军调入有利地形一鼓歼灭。”吴关实际还有其他计策,但是不能说出来。

李隆基笑道:“好!好办法,不知道吴卿需要多少兵力?”

“一千人足矣!”

“什么?”李隆基刚喝进嘴里的一口茶喷了出来,“一千人!吾可是听错了?”

李隆基问道:“现在吐蕃国王是何人?”

陈希烈答道:“现任吐蕃国王是赤德祖赞,称为赞普,赞普是吐蕃国王的专称。”

李隆基沉吟道:“高仙芝所率三万精兵还平不了吐蕃?”

陈希烈回道:“高将军所率精兵都驻扎在龟兹一带,不但要稳定周围各部落小国,更加要防备西部黑衣大食,所以轻易不能分兵去攻打吐蕃,否则必被大食所乘!望圣人明察。”

李隆基心中不快,这些年大唐国力日益强盛,四海臣服,使得他心高气傲,并且随着年龄的增长,变得越来越好大喜功,因此听说有蛮夷小国敢犯上作乱,顿时气恼无比,不由眉头皱了起来。

“嗯,如此也好,今年粮食确实有些困难,连宫内都在缩减用度,如果一直这样下去就要奔洛阳去了!”高力士边走边絮叨,他年事渐高,不愿在两地奔波了。

李隆基坐在矮床上喝茶,杨国忠、李林甫还有几个朝臣都在矮凳上坐着,显然是正在讨论事情。

吴关叉手行礼:“臣吴关见过圣人!”

李隆基点点头,面色甚是和悦:“吴卿所来何事?”一面挥手让小太监搬过一个矮凳。

吴关落座后这才拱手说道:“臣有些生意与西域有关,听闻西域往来商人说,吐蕃兵卒经常到玉门关及河西走廊一带进行骚扰,甚至有时阻断交通,常此以往恐有损我大唐颜面...”

上一章 目录 +书签 下一章

必看小说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