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必看小说网>历史军事>天下第一小乞丐> 第9章 (11)水泥
阅读设置(推荐配合 快捷键[F11] 进入全屏沉浸式阅读)

设置X

第9章 (11)水泥(1 / 1)

泾水岸边,高炉耸立。

力工们将石灰石、黏土、铁矿粉、煤灰不断投入炉中,下面是焦炭升起的猛烈火焰。

白化、萧成、程平三人手拿记录本,指挥着力工们的投料比例。

等大火退却以后,将烧结出来的原料放入水力研磨机中磨细。

看着研磨机中不断出来的青灰色粉末,三人都是面面相觑,不知道这是不是吴关说的东西,听说这种东西加水后像泥一样能涂抹,干燥后比石头还要硬,但是看着也不像啊。

吴关划拨出了一些小块田地给学生们做实验田,用于选择和培育优良种子。

等全部土地耕完以后,吴关又雇佣村民把棉花种子都种进了土壤,剩余的土地则是种了小麦。

所有土地和种植作物由学习比较出色的孟迪带着一帮学生进行管理。

孟迪出身农家,对农作物有着痴迷的态度,总是期望能种出一些稀奇古怪的东西。

吴关专门给他写了一本生物学,主要是遗传和变异方面的规律,零零碎碎夹杂着吴关所有能记起来的生物学知识。

“是一种铁牛,不吃不喝,日夜运转,不怕累,一头铁牛能顶得上百头公牛。”

“还有这种铁牛?那老百姓可就省了力气了!不知道我这辈子还能见得到不?”钱䘵连连感叹。

裴正捋着胡子对钱䘵说:“钱财主租了这么多地给八郎,可是要发大财了!”

钱䘵正色说道:“八郎带领咱们赚了这么多钱,我还能向八郎要钱吗?说实话,我一分钱地租也不要!”

“老匹夫!果真老奸巨滑!”裴正心里骂道,“用这丁点儿地租来讨好吴关,还把自己的女儿送给吴关当妾,真是不要脸!”

铁铧犁后面的圆盘跟随转动,将土壤打碎。

众人都是议论纷纷:“这有些太深了,把地下面的凉土都翻了出来,哪能长得了庄稼?我看他们是瞎胡弄!”

有人大声问道:“你们为甚要在地里面放‘石头面儿’?”

“这不是‘石头面儿’,这是磷肥,是比牛粪还要好的肥料。”有的学生答道。

“别听他们的。”村民甲说,“读书人最坏了,最会骗人,如果撒点‘石头面儿’也能让庄稼长得壮,那往地里扔石头岂不是长得更壮,真是笑掉了人的大牙!”

白话说道:“我看还是把吴校长请来吧,让他看看这个是否达到了要求。”

吴关要求孟迪在实际操作中学习印证这些知识,并说明一些知识是他的猜想,不一定正确。

孟迪带着同学们和雇佣来的农民们整天在地里劳作,并不时拿出本子来写写画画,时而和同学们讨论,成为一大奇观,附近村民们都管他叫“种地博士”。

随着学校教育和实践的进展,吴关发觉度量衡越来越重要,于是编写了一本《工匠标准计量概念》。

书中按照现代概念,明确了长度、重量、体积、面积、时间、温度、速度等基本计量单位,并且制作了铁尺、卷尺、天平和砝码、游标卡尺等基本工具。

现在材料不全,只能以后再想法制作玻璃温度计和摆钟。

裴正气地把胡子都揪断了好几根,忽然醒悟道:“我要落后了,必须想法把吴关拉拢回来,不能让这个土财主把他拉走。”

就在裴正心思不定之时,钱䘵又问道:“八郎打算种什么庄稼?”

“就是这个,称为棉花,可以纺纱织布,比麻布要好得多。”吴关边说边从怀里里摸出了一把棉花种子。

钱䘵仔细摸着黑色的棉花种子,感叹道:“活了这么大岁数,还真是没见过这种东西!”

“以后会遍地都是的,等试种成功后,我会大力推广种植,种一亩地棉花的收益至少顶得上种两亩地的粮食作物。”

“是,书生也能种得了地,那还要我们农民干甚?”大家纷纷附和。

这时钱䘵来了,不过这老家伙看着各种新的种地方式竟然一声不吭,只是默默地观察着,他心中思忖着这也许是新的种田方式。

让谁都没想到的是裴正也来了,一见吴关的面就埋怨道:“八郎,某家也有许多良田,你为何不用某家的良田,难道还怕多收你的地租?”

吴关笑道:“非也,你的良田虽多,但是不集中,不利于大规模机械化种植,等将来有一天会有新的机械出现,耕种这一千亩地可能只需要一两天的时间。”

“什么机械有这么大的力量,一天就能耕完一千亩地?”钱䘵是种地出身,对于种地方面的事情十分熟悉,对吴关说的话半信半疑。

上一章 目录 +书签 下一章

必看小说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