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必看小说网>历史军事>人在大宋,无法无天> 第一百九十六章 赵骏是小霸王
阅读设置(推荐配合 快捷键[F11] 进入全屏沉浸式阅读)

设置X

第一百九十六章 赵骏是小霸王(2 / 3)

盛度也说道。

“那好吧。”

赵祯点点头。

“第三件事.”

吕夷简见前两件事议论得差不多,才略微犹豫地说道:“此事还是事关重大。”

吕夷简补充了一句,随后又说道:“他认为将来朝廷税收更要以商税为主,农税可以适当减少,将每年农业税收大部分保留在地方,用来做县衙开支。到时候将国税和地税分开,方便经费管理。”

“嗯,还是大孙想得周道。”

赵祯点点头道:“他还是能明白朕的难处。”

“第二件事是汉龙考察了江浙商贸,发现杭州、常州、泰州、苏州等地多有日本商人,他建议我们在周边多增加通商口岸,加紧与日本之间的商贸往来联系。”

王曾说道:“日本白银内流是大势所趋,是大宋想要崛起的必经之路。先以商贸发展,想来也不会引起辽国的注意。”

整个中央集权的封建社会,从秦朝到清朝,这基本上属于一个两千年难题了。

不是古人不想改变,而是实在没什么办法改变啊。

“汉龙说,可以参考西方公务员制度,把官和吏进行区分,同样设置品级。给予他们相应的俸禄,表现优异者,通过考核,可以成为官员。”

吕夷简把赵骏说的办法复述了一遍,但每个人的脸上都露出无奈的表情。

赵祯更是苦笑道:“这怕是行不通吧。”

“有三封。”

吕夷简简述了一下说道:“第一封是写他在这些天深入民间,探察的关于地方有司胥吏与百姓之间存在的诸多问题。”

赵祯沉吟道:“还是那些老生常谈的事吧,地方县令需要依靠这些胥吏来管理,胥吏手握大全之后,便欺上瞒下,贪污索贿,造成地方上冤假错案极多。”

“是的。”

吕夷简点点头:“汉龙说,他出去不到半年,就查到、听到、甚至亲眼见到多起。比如在应天府,他就见到一个寡妇带着儿子,状告亡夫的弟弟侵吞她的家产,胥吏被亡夫的弟弟贿赂,反而把寡妇给抓捕起来。”

当初淮南旱灾,朝廷发常平仓以及国库赈灾粮米数百万斛解灾民危急。

说实话这些米其实也只能管灾民一时,救不了一世。

但本身这些东西就是应急用,先把灾民的肚子填饱,再慢慢兴修水利,开挖渠道,想办法让下一个季度粮食保产才是正确的办法。

可杨崇勋、黄惟、郭承佑、孙沔等人相当贪婪,在地方上就不是什么好东西,又恰好都在淮南西路附近,臭味相投。

赈灾粮食下来之后,这些人见到那么多粮食,本来按照往常惯例,贪个几百上贯意思意思得了。

“都不是。”

吕夷简上前,拱手说道:“是汉龙来信了。”

“大孙终于来信了。”

赵祯精神一振,大笑道:“都快一个多月未给朝廷写信,朕还以为大孙把咱们都忘了。正好朕也有好消息告诉他啊,皇后和张美人马上就要生产,他又要多两个先祖了。”

好家伙,什么伦理笑话?

“何事?”

“是汉龙已经查出了淮南赈灾贪腐的真相。”

“哦?”

赵祯皱眉道:“是哪些人?”

吕夷简就把情况说了一下。

“嗯,这倒是没什么问题。”

赵祯想了想说道:“不如朕以国家的名义,向日本发送国书,希望能加紧双方之间的贸易如何?”

“却是不妥。”

宋绶道:“日本臣服于辽国,若是大宋发国书的话,辽国那边必然警觉,到时候引起辽国的插手就不好了。”

“不错,还是加紧民间商贸联络更好,继续打探日本石见地区的情况,以做准备。”

“是啊。”

蔡齐叹道:“大宋官员数万,就已经造成了冗官冗费,若是再给胥吏俸禄,资费耗重,国库根本承担不起。”

沈括在《梦溪笔谈》中写道的那样:“天下吏人,素无常禄,唯以受赇为生。”

给官员们开那么高工资,冗官冗费就是个大难题了,再给吏员们开,那朝廷还怎么坚持得下去哦。

“汉龙也不是不知道这个道理,他的意思是等以后解决冗兵、冗官、冗费问题,再提高生产力,从日本引入白银,朝廷有钱之后再做计较。”

“而这样的现象,在大宋可以说四处都是。几乎每个县都有发生,汉龙因此对这一点极为不满,指出将来必须要做出吏员改革,至少要大范围减少这样的事情发生才行。”

王曾也说道:“臣觉得或许确实要考虑一下做出相应的变革。”

“那大孙给出了相应的解决办法了吗?”

赵祯问。

其实这个问题赵祯不是不知道,以前也常有正直的官员把胥吏问题摆在台面上,但一直没什么解决方法。

然而杨崇勋却不满足,于是在他的撺掇下,众人干脆大捞特捞,并且还把不少官员都拉下水,光淮南西路转运使和发运使衙门就有十多个从六品以上官员参与其中。

造成的结果就是原本给灾民应急的粮食被他们倒卖之后,六个县除了安丰县属于瞒报谎报,情况稍微好一点以外,其余五个县饿死了不少百姓。

数万人在这场灾民中丧生,数十万人流离失所,像赵骏在亳州遇到的那个方彩霞,便是寿州人,因那时旱灾被迫跟家人逃离

赵骏知道了,不知道是该哭还是该笑。

众人腹诽了一句,吕夷简等人就跟着赵祯踏入了屋内。

穿过崇政殿外面大厅,走入里面书房内室,赵祯坐到了书桌后,让大家也坐下。

如今崇政殿取代了原来观稼殿,成为众人开小会的地方,所以这里常年设了多把太师椅,用来开会议事之用。

等赵祯坐下后,他才环顾众人说道:“这次大孙又在信里说些什么?”

上一页 目录 +书签 下一页

必看小说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