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必看小说网>历史军事>重生之景泰大帝> 第442章 三法司的改革思路
阅读设置(推荐配合 快捷键[F11] 进入全屏沉浸式阅读)

设置X

第442章 三法司的改革思路(2 / 4)

好吧,你是皇帝,没人敢追究你的责任,忘了就忘了呗。

陈镒问道:“那陛下打算如何调整都察院的权责?”

朱祁钰说道:“你们三法司,一个负责巡察天下,一个负责掌天下刑名,一个负责审谳平反,但是在朕看来,你们的职权和所负责的事情都有重叠之处,这也就造成了一个问题,有些事情牵涉的方面太多,往往需要三法司联合问案,这就让你们有些不够权威。”

“所以朕打算让都察院只负责案件的弹劾起告,剩下的事情让其他人来办。”

陈镒一愣,旋即问道:“那都察院最重要的巡察天下,监督百官,就不需要我们做了?”

朱祁钰笑道:“三位爱卿不必太紧张,今日只是商议,朕并没有说一定要定下来。”

什么定下来不定下来的,还不是我们同意,就按照你的意思来,我们不同意,你说服我们,还是按照你的意思来。

反正你是皇帝,说什么就是什么呗。

再说了,由皇帝直接管理,不由政务院插手,他们也乐意,不必平白低了政务院之人一头,怎么说都是件好事。

陈镒问道:“陛下,您方才说要重新厘定三法司的定位和权责,不知您究竟有什么样的考虑?”

“是。”陈镒、俞士悦和萧维祯停步脚步,转回身等着朱祁钰开口。

朱祁钰指着大殿中的座位道:“三位爱卿坐下说话。”

“谢陛下。”三人纷纷落座,心中都有些疑问,皇帝叫他们留下要做什么?

朱祁钰笑着道:“三位爱卿不必紧张,今日朕留下你们三法司的主官,是想重新厘定你们三法司的定位和权责。”

三人一愣,这也是大事啊。

清晰,手里又握着直接上奏的权力,肯定会有人惹出事端来。

只是事情都到了这一步,基本上算是定下来了,没看就连未来的政务院首理王直都不反对了么?别看现在皇帝对王直一口一个王首理的叫着,万一真惹怒了他,把王首理变回王首辅,那在座有一个算一个,都得沦为天下文人口中的奸佞。

朱祁钰看没人再站出来反对,心中略微安稳了下来,他今天行事的确是有些莽撞了,好在这些人被他压住了,这才达到了目的。

朱祁钰出声吩咐道:“反正已经年底了,吏部最近赶一赶,把京官的京察结果弄出来,看看谁年老比较大、经常病休的,都报给王首理,请他衡量一下,把那些光拿俸禄不做事的老臣请回家吧,顺便还可以给下面人一些成长的机会。”

“臣遵旨。”何文渊恭敬接旨。

朱祁钰点点头,道:“对,巡察天下和监督百官的事情,你们都察院就不用做了,只需要负责案件的弹劾起告即可。”

“那巡察天下和监督百官之事,陛下打算交给何人?”陈镒问道,同时看向旁边的两个同僚。

开玩笑,当初秦汉立御史台,就是为了监察天下,太祖虽然废御史台立都察院,但其权责是一样的,都是负责监察天下,纠劾不法,如果都察院丢了这项权力,那整个大明也只能由刑部和大理寺接手。

不过话说回来,在朝为官,谁都希望自己的权势越大越好,都察院没了监察天下的权力,那就彻底废掉了啊,陈镒作为左都御史,掌都

见陈镒问起这个,朱祁钰笑着反问道:“陈爱卿可还记得,朕之前就和你说过,朕会调整都察院的定位和权责,不知道你是否还记得?”

皇帝说过这事儿吗?

陈镒回忆了一下,这才想起来,皇帝的确说过,只不过当时因为厂卫破获了大都督府泄密的案子,所以被打断了,皇帝也再没有因为这个找过自己,原以为他是不打算调整了,没想到今天又突然提起这事儿了。

陈镒点点头,答道:“臣记得,应当是年中的事儿。”

“对。”朱祁钰也是点头,道:“当时大都督府有人泄露军机,朕满门心思都是处理那件事儿,就把整理都察院权责之事给忘了。”

都察院掌朝廷法纪,大理寺掌审谳平反,刑部掌天下刑名,这是太祖时候就分配好了的,简单说来,就是一个案子,都察院负责调查起诉,刑部负责审判,大理寺复核,这一套流程下来才能正式对人犯进行处置,自汉代开始就是这样,如今已经运行了上千年,皇帝还想怎么重新厘定?

“陛下请说,臣洗耳恭听。”刑部尚书俞士悦恭敬道。

“如今政务院即将设立,按理来说你们三法司也是在政务院之下的,但是朕考虑,三法司掌朝廷法纪,不能由政务院管理,否则政务院权势会过大,所以朕打算将你们三法司独立出来,直接由朕来管理,不知三位对此事怎么看?”朱祁钰缓缓说道。

三人对视一眼,俞士悦出声道:“陛下,遵从陛下旨意本就是臣等的本分,臣并无看法。”

陈镒和萧维祯也是纷纷点头。

“好了。”朱祁钰扫视一圈众人,问道:“说回今日的主题,哪位爱卿还对政务院有什么疑问,今天可以提出来,若是没有的话,那就散了吧。”

果然,没人说话。

朱祁钰点点头,道:“既然没人有什么疑问,那就这样吧,诸位各回自己的衙门,将今日的政务都处理干净,早点回府歇息,不要太操劳了,朕还需要你们。”

众人起身,齐声道:“臣等谢陛下关心,臣等告退。”然后就往大殿外走去。

朱祁钰仿佛是想起来什么似的,突然开口道:“左都御史陈镒,刑部尚书俞士悦,大理寺卿萧维祯留下,朕有事情要和你们说。”

上一页 目录 +书签 下一页

必看小说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