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必看小说网>历史军事>重生之景泰大帝> 第424章 交易成了
阅读设置(推荐配合 快捷键[F11] 进入全屏沉浸式阅读)

设置X

第424章 交易成了(3 / 4)

黎贵淳对着刘中敷拱手见礼,开门见山道:“刘侍郎,你们大明提供的货物不足,如今我手里还剩下不少大明宝钞,不知道大明打算如何解决这个问题。”

刘中敷捶着自己腰,缓缓道:“这种事情为何还要找老夫来解决?想办法花出去便是了。”

“现在的问题就是怎么花。”黎贵淳压抑着怒气问道。

刘中敷这会儿老态毕现,没好气地道:“贵使不是安南郡王吗?怎么连花钱都不会?老夫这会儿可没有精力教你,这几日为了给你们筹集货物,老夫就一直没离开过户部,如今闹得腰酸背痛的,哪里还有精力操心你们这点事情。”

“贵使还是自己想办法去吧。”

朱祁钰也是有些惊喜,他是真的没想到安南的阮太后居然有这么大的魄力,将整个互市的规模一下子提高了三倍,一百万石粮食啊,明年至少半个大明的卫所都不需要朝廷再调拨军粮了,省下的粮食自然会有一部分出售给老百姓,粮价也会随之降低,百姓的生活也能好过一些,剩下的估计会转化成各种各样的酒品,这些酒可是能长期保存的,大明完全可以慢慢将酒卖给草原,那些蒙古大汗可是对这些酒垂涎三尺呢!

面对这样的结果,朱祁钰还特意单独宴请了安南使臣黎贵淳和阮弘裕,毫不犹豫地奢侈了一次,将天下八大菜系的名菜全都做了一遍,酒用的也是各地进贡上来的贡酒,就连漱口的茶水都是用明前龙井泡的,一顿饭吃得黎贵淳和阮弘裕全都震惊不已。

于是,整个景泰二年的冬天,大明和安南的边境贸易都搞得热火朝天,无数的粮食从安南运进大明,又从大明拉走无数的货品,搞得占城暹罗的使臣都眼热不已,纷纷找到鸿胪寺卿杨善,要求大明也给他们一个机会。

只不过杨善一句话就把他们打发了:“大明和安南互市,安南是要把粮食送到大明的,这也是为了安南国内的安全,如果你们也能将粮食送到大明,那大明完全可以和你们展开互市啊。”

问题是,占城暹罗能做到吗?当然是不能,占城就不必说了,他们比安南还往南呢,这年头的暹罗也一样,中间隔着澜沧王国(后世老挝)和缅甸,而且澜沧国和他们暹罗国还是开战的状态,缅甸那面更不用说,如今的缅甸国王温多王支持麓川思氏父子反抗大明,和大明的关系僵着呢,怎么可能允许暹罗通过他们的地盘和大明互市交易。

陈循商量。

陈循对于他们的要求自然是毫无异议的,而且还有些惊喜,这可是从三十万石一下子翻了三倍,提高到了一百万石啊,相信不仅广西云贵的军粮有了着落,还能剩下一大批粮食安定地方,当即答应了他们的请求,将那匹云锦卖给了他们,只是报了个高价,整整八千两,还是黄金。

黎贵淳和阮弘裕一算,顿时就被吓住了。

那可是八千两黄金,相当于八万两白银,按照他们和户部商议的价格,基本上一匹云锦就可以顶得上那三十万石粮食了,他们还能剩下多少钱去采购大明的货品。

黎贵淳和阮弘裕马上就缠住陈循开始磨,好说歹说,终于让陈循松了口,将价格降低到了六千两,不过就这还让二人心头滴血呢。

黎贵淳看着刘中敷老态龙钟的样子,再也压制不住心中的怒火,喝问道:“刘侍郎,你们大明宝钞是个什么玩意,相信你也一清二楚,大明民间货物的确不少,但是只要我一提用大明宝钞支付,那群商贾就全都拒绝与我交易,这让我怎么花出去?”

“你们户部和工部提供的货物又不多,最起码还有几十万贯宝钞还在我手里,你让我怎么花?”

“本王此次过来,是希望你们大明能够再提供一些货品,让我们把这些宝钞花完,不要让我们拿着废纸一样的宝钞回国。”

刘中敷眼睛

所以,占城暹罗两国的使臣没有办法,只得放弃了这个美好的梦想。

大明和安南的互市推进飞快,双方都怕对方闹什么幺蛾子,安南国内组织货源拼命往大明运输,生怕错过了这个机会,黎贵淳和阮弘裕则是在京师大撒银钱,户部尚书陈循和工部尚书赵荣亲自陪同,一时间无往而不利。

但是,渐渐地,黎贵淳和阮弘裕感觉有些不对劲了,虽然这次大明拿出的货品都是好东西,但是数量却不多,即使他们将大明提供的所有货物都包圆了,手里的大明宝钞都未必能花完。

这些日子黎贵淳和阮弘裕也知道了大明宝钞的实际价值,立刻便凑到一起商量了一番,决定去找户部尚书陈循解决这个问题。

二人来到户部大堂,却没有找到陈尚书,而是找到了户部左侍郎刘中敷。

一匹布而已,二十万石粮食就这么没了。

好在这是阮太后指明要的,而且互市的规模扩大到了一百万石,结果应该也能让国内满意了,黎贵淳和阮弘裕这才松了口气。

安南将互市规模提高到一百万石的消息在早朝上被陈循上奏给了朱祁钰,满朝文武当即沸腾。

这可是一百万石啊,足足够京师消耗半年的了,即便其中一些需要当做军粮拨付给西南的卫所,但是剩下的也够满朝文武将所有的宝钞都替换成粮食了,大明宝钞是个什么玩意,大家都知道,早就不想收这玩意了,现在皇帝要将宝钞直接换成粮食,这简直就不是圣君可以形容的了,叫一声玉皇大帝也愿意啊。

本来还有一些官员想要抵制这次互市,他们都是家里有人参与安南走私的,但是这个消息一出,当即偃旗息鼓,谁都不敢去触满朝文武的兴头,否则他们将遭受到满朝文武的打击,这可是连皇帝都害怕的事儿呢。

上一页 目录 +书签 下一页

必看小说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