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必看小说网>科幻小说>血月维度> 【第四百三十二章】经验与适应
阅读设置(推荐配合 快捷键[F11] 进入全屏沉浸式阅读)

设置X

【第四百三十二章】经验与适应(1 / 2)

当趋利避害成为行为准则的时候,就像买家与卖家的关系达到平衡点时,才能达成最终的交易,足够的利益获得,会使个人忠诚度与归属感提升。

获得足够创造出的价值,单位则更愿意付出更多的成本,因为成本提升可能获得更多创造出的价值,就像高薪聘请的人才能够为企业创造出更多价值一个道理,而能够通过劳动获得更多的物质条件,以及被认可时,自然能够提升忠诚度与归属感。

当然,其中也有不少人是因为信仰,为了人民和祖国的事业自愿奋斗和牺牲,不管上级对待他们好与坏,都甚至忠贞不渝的对待国家和上层机构,这样的人确实存在,也确实敬仰,但其数量相比于常规意义上的

“打工人”来说,完全可以忽略不计,所以将这类甘愿自我奉献的人作为其他人的标准,完全是不切实际和毫无意义的,毕竟愿意为了大局完全牺牲自我的人始终是少数,要是强制这样要求,本质上又是另外一种压迫了..........大长老显然明白这一点,杜锦之前已经展现了自己的价值,但却没有得到对等的回报,那么现在他要做的不是装傻,单纯的让杜锦继续无私的付出,要是这样的话夏国的科学家早跑了,虽然科学家可以无私,但科学家也是人也要生活和吃饭不是?

因此大长老进行之前的补充后后续的态度和物质支持是非常有必要的,派遣一支车队自然是态度上的问题,他并没有什么拒绝的理由,如果不是在望龙市,太过庞大的武装队伍牵扯的影响太多,大长老甚至不介意规模更大一点,派几架武装直升机过去。

【第四百三十二章】经验与适应望龙市作为夏国的国都,其实城区和郊区之间的划分并多大的实际经济价值,因为就望龙市和其周边几个卫星城的体量,某处程度上来说这些所谓的郊区要比城区在经济上发达不少,毕竟主城区那边大多数各个集团和公司总部所在的地方,本质上是为了管理其在全国的子公司和产业,而不是为了经商才设立在这里的,更何况各类中央机构,包括长老会的会堂也设立在这里,各方面的审查规格高得可不是一星半点儿,至于居民区那就更少了,能在这地方安家的人,要不是富可敌国的富商,要不就是权可通天的世家。

别说是普通老百姓了,即便是等级不够国家要员级别的官员,和那些只有钱没有权的纯粹商人,也不可能在这里安家,天子脚下,各方面的审查和要求自然算得上是在夏国数一数二的。

所以杜锦所在的车队便驶出了城区,开始向望龙市的郊外驶去,这里并没有多荒凉,毕竟卫星城的存在让郊区依旧和主城区一样热闹和繁华,再加上郊外的空间限制要远远小于望龙市城区那寸土寸金的限制,大量的部队和军事基地在这里部署,拱卫着望龙市,当然了,任何地方的监控体系都存在着密疏的差别,在各类监控体系以及监控部门的密度来看,郊区相比于军政机构集中的主城区,终归还是显得有些稀疏。

而在杜锦刚刚出城区时,那支规模算得上浩大的武装车队就将其所在的车队围绕在中央,就整体的态度和阵势来说,算是杜锦见过最为

“隆重”的一次了,当然,这种规格的武装护卫队伍本质上还是需要大长老点头的,毕竟在望龙市范围内部署这么多的武装载具,其中一些车上还配备了实弹,虽说不可能配备例如穿甲弹、高爆弹等特种弹药,但从其弹药的口径来说,对任何有生目标都是一炮的问题............大长老在听到杜锦要展示的技术描述后,对杜锦本身的价值又有了一些新的认识,如果戚光誉所描述的技术效果符实,或者能够达到八成的效果,那么对于长老会的这些领导者来说也算是对了一份出行的底牌,而且从部队出身的大长老自然也明白其大规模列装后,在军事方面的作用,所以对杜锦的保护规格高一些也无可厚非便同意了,当然,还有一方面就是要慢慢抚平杜锦之前心中的不满。

杜锦看着窗外那些气势浩大的武装车辆将自己

“包围”在其中,虽然加厚的防弹玻璃和整个车辆的消音架构很好的隔绝了外界的噪音,但杜锦也能感受得到外面的嘈杂和气势。

“这就是重视....哦不,应该是权势带来的好处吗?”在心中默默沉思了片刻,杜锦心中对那份权势的向往反而又少了几分

之前因为杜锦身上风险因素的考虑,一直是某种赋闲和忽视的态度,在温和颂的那个案子上,杜锦对夏国军方的印象也变得更差了,大长老虽然身居高位,但他很清楚,归属感和忠诚感不是说给个官职给些金钱就能得到的,否则要是按这个道理,夏国也就不会有那么多高阶军政人员甘愿为了金钱成为国外势力的走狗了,这些都是需要在细节方面一点点培养起来的。

忠诚度与归属感的关键于与趋利的过程,有些领导大谈什么忠诚度归属感,只收取劳动成果,而发不出相应的收入,谁会有忠诚度与归属感,就像只要马儿跑却不给马吃草一个道理,马的忠诚度再高,也不可能持续太久的时间。

吃得少创造价值也少,吃得多必然也会创造更大的价值,就像马比鸡吃得多,但马可能创造出更多价值,而鸡创造价值不会超过马一样,如果只想付出鸡的成本,就别谈马的忠诚度与归属感。

只想付出虫子的成本,鸡的忠诚度与归属感也不会存在,所以关键在每个人在趋利的过程中的是否有所获得。

职场人的行为准则就是趋利避害,无论是员工,还是各级领导。趋利是让自己获得更多,避害是减少自己的损失。

上一章 目录 +书签 下一页

必看小说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