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必看小说网>历史军事>秦武桓帝> 第190章 王景略详讲占田制
阅读设置(推荐配合 快捷键[F11] 进入全屏沉浸式阅读)

设置X

第190章 王景略详讲占田制(1 / 2)

“乞活军啊…”苻苌想起张平一开始就出身于乞活军,包括冉闵之父冉良也是出身乞活军,乞活军骁勇善战、组织严密,乃是一支悍不畏死的军队。

“嗯,原来如此。”苻苌微微颔首。

“陛下,而当初晋武帝灭吴统一天下之后,便下诏在全国范围内实施占田制。”

“这个孤好像知道一些,占田制是按照男女性别以及官员的等级来依次划分的对吗?”苻苌突然想起几年前自己曾经和苻安、王堕讨论过改制的事情,其中苻安二人便给自己讲过占田制。

“正是,在占田制下,原有的屯田民,有少部分成为世家大族、豪强地主的佃客,而绝大部分则是恢复了自耕农身份。”

“同时占田制其中之一的划分标准便是按照男女性别以及其是否成年来进行的,其中的占田数是国家允许农民占有土地的限额,而课田数则是国家征收的田租亩数。”

“当然,这其中也有人尝试过改革,新帝王莽便又效仿井田制,将全国的土地改称"王田",不许买卖,可惜这一举动并没有改变现状,反倒是使各方的矛盾愈加激烈。”

“到了后汉末年,诸侯争霸于天下,各地饿殍遍野,白骨累累,魏武帝便采取了麾下枣袛、 韩浩二人的建议,招募流亡的农民在许县附近屯田,这种募民屯田的方式便是“民屯”;随后魏武帝还以军队从事屯田,是为“军屯”。”

“在当时,孙吴则在长江中下游实施屯田,规模仅次于曹魏,被征服的山越人是屯田的主要劳动力。季汉则只有军屯,而且规模较小。”

“当时的屯田民,虽然叫做招募,但是实际上则是驱迫,百姓们并被束缚在屯田土地上,失去了自由民的身份。国家对屯田民的地租剥削十分沉重,而且屯田民也没有被免除兵役、徭役等沉重的负担。军屯则是且佃且守,士卒与屯田民一样缴纳分成地租。”

“这屯田制看起来似乎也没有多大的作用啊。”苻苌有些不屑的说道。

“亡国之策…”苻苌听着王猛的话,口中喃喃道,他不允许大秦灭亡,他不能容忍他们苻家三代人辛辛苦苦所创立的大秦国如同前一世一般灭亡,他要大秦帝国千秋万代,传遍子孙。

“景略,如果孤真的废除了九品中正制,你可有新的办法来代替他。”苻苌看向王猛,此时,他的内心之中,已经是迫不及待的想要废除掉九品中正制了。

“这…”王猛一时语塞,说实话,他也只是想好了先废除九品中正制,至于用什么来代替,这他倒还真的没有想好。

看到王猛这番样子,苻苌也是知道他还没有想好,于是对他说:“罢了,景略,你且说说这土地制度吧。”

“诺。”

“与占田制同时实施的还有荫客制(详见第六十章注解),但是当时的官员占田的限额没有认真执行,最终导致官僚地主仍旧兼并土地。”

“占田制在一定程度上促进了晋国生产的恢复和发展,有着一定的积极作用。但是政府难以保证农民占有足够数量的土地,同时对土地兼并的限制也形同虚设,最终导致了大土地所有制的迅速发展。”

“嗯。”苻苌抿着唇微微颔首。

“景略,孤发现这占田制理论上实则也不允许土地自由买卖是吗?”

“正是,虽然明面上不准买卖,但是私底下豪强大族还是在想尽各种的办法去侵占土地,而且像当时两晋之交的乞活军,其中很大一部分人就是失去了土地的农民。”王猛回答。

“陛下,虽然屯田制有以上弊端,但是它也是有着一定的优势的。”

“哦?说来听听。”

“屯田制的推行,不仅解决了三国军队的给养问题,而且有利于魏、蜀、吴实现区域性的统一,对安置流民,缓和当时的社会矛盾,恢复和发展生产有重要作用。”王猛给苻苌解释道。

“那景略你说说,为什么屯田制没有延续下来啊?”

“陛下,那是因为到了后期,国家对屯田民的剥削越来越重,屯田土地不断被各级官吏蚕食,屯田民和佃民也遭分割,就像东吴的“领兵复客制”一般,最终导致大土地所有制发展,屯田制逐步破坏。但在实行屯田制的时期,自耕农、半自耕农经济仍占主导地位。”

“这土地制度,最开始的时候乃是井田制,据说出自商朝,到了西周初年,已经初具规格,当时的土地,全部归周天子所有,再由周天子分封给下边的人使用。”

“而下边的人不能够买卖和转让土地,反而要缴纳一定的贡赋。直到后来,东周列国时期,随着铁制农具的出现和牛耕的普及,再加上其他的一些因素,井田制便也逐步瓦解,例如当年的鲁国便曾实施初税亩来推动土地私有制。”

“还有齐国的管仲也曾实施过相地而衰(cui)征的政策对吗?”苻苌问道。

“正是。”王猛点了点头,“土地逐渐私有之后,便和军功挂上了关系,当年商鞅在秦国变法时,其中一条就是立下军功,即可获得相应的土地,而这也促使了一部分人的崛起。”

“秦始皇帝统一六国之后,则采取了按亩纳税(地租)和按户籍征发赋、役(兵役和杂役)的政策。到了汉代,则是继续以税人为主,通过土地的束缚来加强对百姓人身的限制。”

上一章 目录 +书签 下一页

必看小说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