阅读设置(推荐配合 快捷键[F11] 进入全屏沉浸式阅读)

设置X

第235章 任命(1 / 2)

朱允熥的话听在朱元璋的耳朵里又是另一番意思。

这铜币造假问题不可避免得会和铜矿扯上关系,没有铜矿就无法生产铜币,只是不知道这造假到底为何?

但允熥能通过铜币造假问题顾全到铜矿问题确实难能可贵。

除此之外这铜矿对于大明的意义非比寻常。

本来铜矿的产量就极其有限,还要用来生产铜币,还有用于军事,还有生产一些铜器品,更甚者还有人走私铜币,走私铜矿。

闻言朱元璋看了钱沛一眼,而后说道。

“钱大人,如你所言,咱现在就命你彻查此案。”

“记住,咱要的是真相,调查结果不得有一丝一毫的隐瞒作假。”

待钱沛领命退回去后,位于前列的朱允熥对着朱元璋拱手作揖。

“皇爷爷,既然工部尚书钱沛钱大人提及此案与云南、江西等地的铜矿产量有关。”

“工部尚书。”

“咱在工部设置宝源局,在下辖各省设置宝泉局,为的就是更好的铸造铜钱,造福百姓。”

“现在你管辖内的宝源局导致应天府出现了这样的问题,你作何解释啊?”

此时朱元璋如鹰隼一般犀利的眼神盯着工部尚书钱沛,这让钱沛不禁胆战心惊。

只见钱沛躬着身子,缓缓出列。

说完后王祎依旧手持象笏,并躬着身子。

王祎说完后满脸震惊的朱标立即看向朱允熥。

真是一波未平,一波又起,之前铜器的问题还未解决,现在又出来造假的铜币。

这件事儿又是谢成故意为之吗?朱标有些不敢相信。

站在朱标旁边的朱允熥也没好到哪里,虽然他早已经知道谢成不会收手,还会继续搞事情,但是没想到这谢成出手又快又狠。

“咱只是盐铁官营,这铜器又没官营。”

“只要手里有铜,人家愿意造就造。”

“这哪里能管的住?”

不待一人说完,便立即有人开口接话。

“吴大人一看就是深居简出,老夫听闻这次的铜币造假不只是私人铸造。”

“至于这铜政司主事一位,暂由吴王朱允熥兼任。”

朱元璋这样安排是朱允熥没想到的。

不过这样也有个好处,那就是他朱允熥能借着铜政司主事一职名正言顺的查查这铜矿的问题。

若是能及早的阻止谢成的计划,也算是好事儿一件了。

想到这里朱允熥便躬身对着朱元璋领旨谢恩。

朱允熥的话真的提醒了朱标,于是朱标铺开纸张,提笔写信。

很快朱标将写好的书信递给一旁的刘衡。

“将信送到晋王的手上,越快越好。”

谢成已经出手了,他接下来想要怎么对付晋王朱棡,朱标和朱允熥都不知道,所以只能希望老三提高警惕,免得带来什么不必要的麻烦。

刘衡领命后便快速走了出去。

如此看来这铜矿是应该查查了。

想到这里,朱元璋的神色缓和了一些,只见他在殿内环视一圈而后说道。

“吴王言之有理。”

“铜矿对于大明的重要性不言而喻。”

“现朝廷增设铜政司一职负责整个大明境内的铜矿生产。”

“孙儿认为皇爷爷应该设专门的铜政司主事查查这铜矿,看看这些铜到底流向何处?是否出现了异常?”

朱允熥的话让朱标忍不住嘴角上扬。

先是铜器,现在又是铜币,谢成的计划必定和铜矿脱不了干系。

接着这个机会允熥提出让铜政司主事严查,看来允熥是想要借朝廷的手来阻止谢成的计划。

这倒不失为一个办法,只希望能保护到老三。

“回皇上。”

“微臣听闻这段时间云南、江西等地铜矿产量不足,这让各地的宝泉局乃至宝源局都受到了影响。”

“至于老百姓手中所持有的造假的铜币,微臣可以保证绝对非各地宝泉局所造。”

“现请求皇上给微臣一些时间,微臣愿意调查此案。”

此次虽然是工部出了问题,但钱沛说得话着实有理有据,若是不查明真相就一味将此事怪罪在工部尚书钱沛的脑袋上,确实有失公允。

铜器的事情还没结束,这造假的铜币就出来了,这谢成到底部署了多长时间?

按照朱允熥的理解,如果先前的铜器造假问题不大的话,这造假的铜币直接将问题上升到了一个高度,按这个趋势下去,谢成绝对是奔着弄死晋王朱棡的目标去的。

果然王祎的话让朱元璋的脸色微变,之前宝钞造假的案子朱元璋还历历在目,这才过了多长时间铜币又出问题了。

这些人是真的不怕死吗?

想到这里,朱元璋面无神色的看向殿内,而后冷声说道。

“而是有人拿着铜锈粘在假币上用以以假乱真。”

“这假币

退朝后文武百官看着朱元璋离去,他们才有序退出奉天殿。

从奉天殿出来后几人凑成一堆议论着刚刚朝堂上发生的事儿。

“你们说这都察院是不是有些小题大做了?”

“不就是铜币造假吗?又不是什么大问题,还惊动皇上。”

“再说了这造假能怎么造?无非就是由宝泉局铸造变成私人铸造。”

次日

奉天殿

“皇上,臣都察院左督刺史王祎有事启奏。”

“最近几日应天府内出现了大量的造假铜币。”

“引起了应天府老百姓的不满,致使民怨沸腾。”

上一章 目录 +书签 下一页

必看小说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