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必看小说网>历史军事>五代十国往事> 第300章 王建的棋局
阅读设置(推荐配合 快捷键[F11] 进入全屏沉浸式阅读)

设置X

第300章 王建的棋局(1 / 3)

    门第出身:京兆韦氏

    家族背景:父亲昭宗朝宰相韦昭度

    历史评价:赋性不慧,愚钝

    王建能夺得西川,与韦昭度有着千丝万缕的联系。当时韦昭度挂帅征讨西川陈敬瑄、田令孜

    3,毛文锡

    代表作:词作《应天长》,史书《前蜀纪事》,专业书籍《茶谱》

    家族背景:父亲是唐朝太仆卿

    学历:神童,14岁登进士第

    社会地位:词人

    1,韦庄

    代表作:《秦妇吟》

    门第出身:京兆韦氏,逍遥公房

    家族背景:唐朝时宰相14人。

    学历:昭宗朝进士及第

    【王建的棋局】

    在朱温建立后梁的同年,“贼王八”王建据蜀地称帝,建立“前蜀”,由于长子王宗仁早亡,故而立次子王宗懿为皇太子,“太子谋反案”之后,徐贤妃(王宗衍生母)勾结宰相张格、宦官唐文扆,上下运作,使得王建立幼子王宗衍为皇太子。

    王宗衍排行第十一,是王建最小的儿子,也是最废物的儿子。在册立其为储君的时候,王建就不止一次地自言自语,说文武百官都说这孩子将来能成大器,你们到底哪只眼睛看出来他能守家的?

    在当时,前蜀内部的政治矛盾非常尖锐,各方势力犬牙交错,且尾大不掉,甚至威胁到了王建的皇权。

    例如,王建手下120个养子,个个手握重兵,如狼似虎,我们可以把他们笼统地划分为“养子帮”,按照王建集团的发展路程,他们中亦分“许州嫡系”和“西川系”,彼此之间的关系错综复杂,在政治场中亦敌亦友。

    集团贡献:有人劝王建决长江之水,水淹江陵高季昌,毛文锡力谏乃止,救江陵无数百姓

    上面这三位还勉强凑合,不管出身如何,起码自身能力是有目共睹的,下面的这几位嘛……

    4,刘纂

    家族背景:父亲刘蜕,唐左拾遗,“破天荒”一词的典故来源,因得罪当朝宰相令狐绹而被贬官

    5,韦巽

    社会地位:诗人、词人,与温庭筠同为“花间派”代表人物

    集团贡献:提议王建先率军民大哭三日,之后再宣布称帝,且沿用唐昭宗而非唐哀帝年号;建国之初,一切制度、号令、刑政、礼乐皆出自韦庄

    历史评价:机敏;社稷之臣

    2,张格

    不多介绍,昭宗朝宰相张浚之子。有才无德,阴险狡诈,心胸狭隘。

    为了给接班人铺平道路,王建在很多年前就开始着手布局,手段也与杨行密、李存勖等相差无几,总结起来无非就是“除旧迎新”,瓦解旧势力,培养新势力。

    在培养新势力方面,唐昭宗是教科书般的存在,血淋淋的教训。可惜李存勖和王建都没能躲开昭宗曾经踩过的坑。

    下面我们来看看王建做过的努力:

    开国之初,需要摆政治花瓶,蜀地在这方面有着得天独厚的优势,因为蜀地是中原人躲避战乱的网红打卡地,连唐玄宗、唐僖宗都到此一游,何况士族大夫。所以当时有很多知名公知大V、落魄贵族寓居蜀地,为王建提供了原材料。

    经过一番精挑细选,组织上选出了韦庄、张格、毛文锡、刘纂、韦巽、杜何、温顗、房谔等。我们简单认识一下:

上一章 目录 +书签 下一页

必看小说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