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必看小说网>历史军事>五代十国往事> 第205章 魏州劝进
阅读设置(推荐配合 快捷键[F11] 进入全屏沉浸式阅读)

设置X

第205章 魏州劝进(2 / 2)

    既过能改:过而能改,善莫大焉,但——你有过在先;

    乱而不损:虽然没造成重大损失,但——你毕竟制造了混乱,算你走运而已;

    武而不遂:穷兵黩武,小青铜还总要挤进王者局;

    使民折伤:瞧,让老百姓倒霉了吧。

    苏楷通过驳谥挑战唐室威严,他成功了,他报了十年前落榜禁试之仇,并以此正式出道,开启了一段恬不知耻的人生之路。后文书还会有他的后续表演,在无耻的道路上渐行渐远。

    布义行刚、耆意大虑曰“景”;

    经天纬地、兹惠爱民曰“文”;

    五宗安之、秉德不回曰“孝”。

    具体的意思不再一一解释,总之,全属于褒奖赞扬的“上谥”,用之君亲、用之君子。

    在苏楷的提议下,有关部门认真研讨,给出了改谥意见,建议将谥号改为“恭灵庄愍孝皇帝”,并将庙号由“昭宗”改为“襄宗”。

  十年后,昭宗遇弑,苏楷等来了报仇的机会。

    先是通过父亲的关系打通关节,当上起居郎(从六品上),然后上疏驳谥,说昭宗的谥号过分赞美,要求重新给昭宗定谥号。

    先秦时候,谥号一般以一个字为主流,如秦穆公、晋文公,也有两个字、三个字的非主流。

    秦始皇比较有个性,认为“子议父、臣议君”是不妥当的,于是废除谥法,而只以“皇帝”为称号,他老人家是“始皇帝”,儿孙则以二世、三世……为称谓,实行数字化管理。

    如果秦朝能永续至今,应该是历史学者的一项福音。可惜二世而亡,新兴的汉朝立刻恢复了谥法,为了将谥法规范化,中央特设“大鸿胪”一职,专门管理谥号。此时的主流谥号变成了两个字。

    

    既过能改曰“恭”;

    乱而不损曰“灵”

    武而不遂曰“庄”;

    使民折伤曰“愍”。

    除保留一个“孝”字外,以上四个谥号虽然也在“上谥”之列,却是在褒扬的同时暗含批评:

    而到了唐朝,谥号逐渐成了统治者满足虚荣心的工具,也成为溜须拍马者谄媚的工具。从这时候开始,谥号的字数越来越多,也越来越肉麻、恶心,并且开创了给在世的皇帝上谥号(尊号)例子,例如懿宗皇帝初登大宝时,宰相杜悰率百官上尊号“睿文明圣孝德皇帝”,才六个字,不爽,于是九年后宰相路岩率百官再上尊号“睿文英武明德至仁大圣广孝皇帝”。

    昭宗在登基之初,大顺元年(890)正月,群臣就给他上尊号为“圣文睿德光武弘孝皇帝”。

    现在,昭宗的谥号是“圣穆景文孝皇帝”。《谥法解》云:

    称善赋简、敬宾厚礼曰“圣”;

    布德执义、中情见貌曰“穆”;

上一页 目录 +书签 下一章

必看小说网